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太阳能光伏发电概述 | 第11-12页 |
1.1.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 第12-13页 |
1.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光伏储能微电网确定型运行优化模型 | 第19-33页 |
2.1 光伏储能微电网系统组成 | 第19-20页 |
2.2 系统组成单元的特性 | 第20-26页 |
2.2.1 光伏电池板 | 第20-22页 |
2.2.2 蓄电池 | 第22-26页 |
2.2.3 逆变器 | 第26页 |
2.3 光伏储能微电网系统经济运行优化模型 | 第26-31页 |
2.3.1 调度时段划分 | 第26-29页 |
2.3.2 优化目标 | 第29页 |
2.3.3 约束条件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基于交叉熵法的确定型优化模型的求解与实例分析 | 第33-57页 |
3.1 交叉熵优化算法 | 第33-36页 |
3.1.1 小概率事件仿真中的交叉熵算法 | 第33-35页 |
3.1.2 交叉熵算法在最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3.2 光伏储能微电网运行优化中的交叉熵优化算法 | 第36-45页 |
3.2.1 样本生成方法 | 第36-39页 |
3.2.2 概率分布选择 | 第39-41页 |
3.2.3 概率分布更新方法 | 第41-44页 |
3.2.4 模型求解步骤 | 第44-45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45-55页 |
3.3.1 仿真条件 | 第45-49页 |
3.3.2 仿真结果 | 第49-55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光伏储能微电网不确定型运行优化方法与实例分析 | 第57-73页 |
4.1 光伏储能微电网鲁棒优化模型 | 第57-62页 |
4.1.1 不确定系统优化 | 第57-59页 |
4.1.2 最小最大后悔度方法 | 第59-61页 |
4.1.3 基于最小最大后悔度法的光伏储能微电网鲁棒优化模型 | 第61-62页 |
4.2 光伏储能微电网鲁棒优化模型求解 | 第62-66页 |
4.2.1 两阶段松弛求解方法 | 第62-63页 |
4.2.2 光伏储能微电网鲁棒优化模型求解步骤 | 第63-66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66-71页 |
4.3.1 仿真条件 | 第66页 |
4.3.2 仿真结果 | 第66-71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71-7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73-74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及奖励 | 第81-82页 |
附件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