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0页 |
一、写作背景及研究综述 | 第6-8页 |
二、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 | 第8页 |
三、研究意义及篇章结构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新故事概念及其生长背景 | 第10-15页 |
第一节 新故事产生的历史条件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新故事的城市文化背景 | 第11-13页 |
第三节 新故事的概念辨析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确立与成熟——20世纪50至70年代的上海新故事 | 第15-26页 |
第一节 确立与成熟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此时期新故事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17-21页 |
一、题材内容取向 | 第17-19页 |
二、创作群体培养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新故事确立成熟的主要表现 | 第21-24页 |
一、向传统民间故事学习 | 第22-23页 |
二、向作家文学、通俗文学学习 | 第23-24页 |
第四节 此时期新故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繁荣与辉煌——20世纪80至90年代的上海新故事 | 第26-41页 |
第一节 繁荣与辉煌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此时期新故事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27-33页 |
一、题材内容取向 | 第28-31页 |
二、创作群体培养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新故事发展繁荣的主要表现 | 第33-38页 |
一、期刊群体百家争鸣 | 第33-36页 |
二、传播方式多样广深 | 第36-38页 |
第四节 此时期新故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一、个人书面写作与口头性的先天不配合 | 第38页 |
二、观念上固守传统与道德捆绑的价值观 | 第38-39页 |
三、现代媒介的冲击与体制政策的变化 | 第39-40页 |
四、发行成本的增加与创新精神的缺乏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机遇与挑战——21世纪后的新故事 | 第41-45页 |
第一节 面临的新机遇 | 第41-43页 |
一、社会影响力的扩大 | 第41-42页 |
二、经济效益的提高 | 第42页 |
三、多媒介的转化渠道 | 第42-43页 |
第二节 面临的新挑战 | 第43-45页 |
一、媚俗趋势脱离群众 | 第43页 |
二、知识产权难以保护 | 第43-44页 |
三、人才队伍青黄不接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意义与境况——上海新故事的发展分析与总结 | 第45-54页 |
第一节 新故事的历史价值与意义探讨 | 第45-48页 |
一、国家意识形态导向与民众沟通互洽的枢纽 | 第45-46页 |
二、民众的日常生活与需求愿景的代言发声 | 第46-47页 |
三、群众日常生活与多元文化精神的丰富 | 第47页 |
四、和谐都市生活与公共价值观的构建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新故事的前景调查与境况分析 | 第48-54页 |
一、境况调查 | 第48-51页 |
二、前景探索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6页 |
人物访谈 | 第58-64页 |
问卷调查 | 第64-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