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文化馆、俱乐部、舞厅论文

中国中小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空间共享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上篇:工程研究报告第9-7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项目概况第11-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国外经验第11-13页
            1.1.3 项目概况第13-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概念范围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5页
            1.2.2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16-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6页
            1.3.2 论文框架第16-19页
    第二章 建筑模式研究第19-35页
        2.1 中国中小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概述第19-25页
            2.1.1 与中小城市公共文化建筑开发相关的政策和规定第19-22页
            2.1.2 中小城市公共文化建筑种类与特点第22-23页
            2.1.3 中小城市公共文化建筑的集合优势第23-24页
            2.1.4 中小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特殊性第24-25页
        2.2 管理运作模式第25-30页
            2.2.1 国外文化建筑综合体管理运作模式分析第25-26页
            2.2.2 我国中小城市公共文化类建筑管理运作模式分析第26-27页
            2.2.3 中小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管理模式探索第27-30页
        2.3 公共使用模式第30-35页
            2.3.1 国外文化建筑综合体使用模式分析第30-31页
            2.3.2 中国中小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使用模式分析第31-33页
            2.3.3 中小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使用模式探索第33-35页
    第三章 空间共享化问题研究第35-49页
        3.1 共享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第35-39页
            3.1.1 理论背景第35-37页
            3.1.2 公共文化类建筑共享化设计成功案例第37-38页
            3.1.3 中国中小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共享化设计难点和应对原则第38-39页
        3.2 文化建筑综合体空间的共享策略第39-43页
            3.2.1 空间的共享原则第39页
            3.2.2 基于城市层面空间的共享策略第39-41页
            3.2.3 基于建筑层面空间的共享策略第41-43页
        3.3 文化建筑综合体空间的共享设计方法第43-49页
            3.3.1 共享空间的设计原则第43-44页
            3.3.2 共享空间在文化综合体中的位置关系第44-45页
            3.3.3 共享空间原型第45-46页
            3.3.4 共享空间比例与尺度第46-49页
    第四章 工程项目实践第49-65页
        4.1 功能配比第49-51页
            4.1.1 各馆空间面积配比第49-50页
            4.1.2 馆内功能空间面积配比第50-51页
        4.2 管理模式第51-53页
            4.2.1 共同管理+垂直管理第51-52页
            4.2.2 完全共同管理第52-53页
        4.3 城市层面的共享化实践第53-58页
            4.3.1 与城市结构呼应第53页
            4.3.2 空间组合模式第53-55页
            4.3.3 作为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的场地设计第55-56页
            4.3.4 半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第56-58页
            4.3.5 建筑边界复合化第58页
        4.4 建筑层面的共享化实践第58-65页
            4.4.1 共享空间与各馆空间的组合结构第58-59页
            4.4.2 共享空间层级的树形结构第59-60页
            4.4.3 共享空间复合化(母空间与子空间)第60-61页
            4.4.4 空间使用的共享实践第61-63页
            4.4.5 室内步行街和室内广场第63页
            4.4.6 交通流线组织第63-6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5.1 总结第65-66页
        5.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下篇:实践项目文本图纸第71-74页
    图纸目录第73-74页
    项目参与度说明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发展--基于创新实践形式分析
下一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学特征与miRNAs标志物的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