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发展--基于创新实践形式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12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实践观的历史演变 | 第14-24页 |
一、马克思之前的实践观 | 第14-18页 |
(一) 古希腊朴素的实践观 | 第14-15页 |
(二) 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 | 第15-18页 |
二、马克思的实践观 | 第18-21页 |
(一) 萌芽阶段 | 第18-19页 |
(二) 形成阶段 | 第19页 |
(三) 成熟阶段 | 第19-21页 |
三、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 第21-24页 |
(一) 恩格斯对实践观的发展 | 第21页 |
(二) 列宁对实践观的发展 | 第21-22页 |
(三) 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创新实践的凸起 | 第24-34页 |
一、创新实践的历史发展 | 第24-27页 |
(一) 采集渔猎时期 | 第24-25页 |
(二) 农业经济时期 | 第25-26页 |
(三) 工业经济时期 | 第26-27页 |
二、创新实践在知识经济时代凸显 | 第27-29页 |
(一)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 | 第27-28页 |
(二) 创新实践成为当代实践的主导形式 | 第28-29页 |
三、创新实践的多维分析 | 第29-34页 |
(一) 创新实践的内涵和特点 | 第29-30页 |
(二) 创新实践的基本形式 | 第30-32页 |
(三) 创新实践的相关范畴辨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确立创新实践观 | 第34-40页 |
一、认识创新实践的辩证本性 | 第34-37页 |
(一) 创新实践和常规实践辩证统一 | 第34-36页 |
(二) 创新实践效应的悖论呈现 | 第36页 |
(三) 创新实践的自我否定运动 | 第36-37页 |
二、开拓创新实践的新视野 | 第37-40页 |
(一) 树立创新实践的全球视野 | 第37-38页 |
(二) 树立创新实践的人类视野 | 第38页 |
(三) 树立创新实践的未来视野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 | 第40-43页 |
一、创新实践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 | 第40-41页 |
二、创新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