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研究现状评价 | 第17页 |
| ·基本概念的阐述 | 第17-18页 |
| ·农村经济、农村合作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 | 第17页 |
| ·农村集体组织、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第17-18页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模式 | 第18页 |
| ·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 | 第18页 |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及其管理模式 | 第20-28页 |
|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 第20-22页 |
|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及其特征 | 第21-22页 |
|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分析 | 第22-23页 |
| ·主导农村经济发展 | 第22页 |
| ·承担农村大部分公共事业职能 | 第22-23页 |
|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23页 |
| ·保障农村自治和社会稳定 | 第23页 |
|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模式 | 第23-28页 |
| ·我国的高度控制型模式、协作型模式和服务型模式 | 第23-25页 |
|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模式 | 第25-26页 |
| ·江海模式与佛山顺德和南海模式比较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及其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28-38页 |
|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28页 |
|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现状 | 第28-29页 |
|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 ·农村“三资”管理较混乱 | 第29-31页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维护 | 第31-32页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矛盾突出 | 第32-33页 |
| ·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法律地位模糊 | 第33-34页 |
| ·政府管理未能适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需要 | 第34-37页 |
| ·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利益争夺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完善江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8-50页 |
| ·合理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模式 | 第38-43页 |
| ·借鉴转型期政府职能转变理论构建政府管理模式 | 第38页 |
| ·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同发展阶段改进政府管理模式 | 第38-39页 |
| ·理顺党支部、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 | 第39-40页 |
| ·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模式 | 第40-41页 |
| ·理顺社区事务管理支出负担 | 第41-42页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模式选择 | 第42-43页 |
|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设 | 第43-47页 |
| ·深刻认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 第43-44页 |
| ·全面摸清村级财务管理状况 | 第44页 |
| ·健全政府管理农村“三资”机构 | 第44-45页 |
| ·构建统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 | 第45页 |
| ·取消“村账镇管” | 第45-46页 |
| ·完善村务和财务公开制度 | 第46页 |
|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 第46-47页 |
| ·构建统一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系 | 第47页 |
| ·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康持续发展 | 第47-50页 |
| ·鼓励发展物业出租业 | 第47-48页 |
| ·鼓励农村集体土地流转 | 第48页 |
| ·统筹整合村级自留用地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 | 第54-61页 |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