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一 国外关于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第12-13页
        二 国内关于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第13-16页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6-18页
        一 主要内容第16-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第18-19页
        一 本文的创新点第18页
        二 本文的不足第18-19页
第二章 影子银行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第19-34页
    第一节 影子银行的内涵和特征第19-23页
        一 影子银行的内涵第19-21页
        二 影子银行的特征第21-23页
    第二节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状况第23-34页
        一 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子银行业务第23-26页
        二 信托业务第26-29页
        三 券商资管业务第29页
        四 民间融资第29-31页
        五 影子银行的规模第31-34页
第三章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机制分析第34-39页
    第一节 信用融资功能的比较分析第34-35页
    第二节 推动机制第35-37页
        一 完善社会融资体系第35-36页
        二 增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能力第36页
        三 分散商业银行体系风险第36-37页
    第三节 风险传导机制第37-39页
        一 削弱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第37-38页
        二 加剧操作风险和违约风险第38-39页
第四章 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9-57页
    第一节 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第39-47页
        一 测度指标构建的原则第39-40页
        二 测度指标的选择第40-43页
        三 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标的测算与分析第43-47页
    第二节 测度影响的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第47-49页
    第三节 实证检验第49-52页
        一 平稳性检验第49-50页
        二 协整检验第50-52页
        三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52页
    第四节 模型结果分析第52-57页
        一 实证结果第52-54页
        二 对实证结果的解读第54-57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7-61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7-58页
        一 能推动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发展第57页
        二 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变化对影子银行的反作用不显著第57页
        三 应保持与GDP同步增长第57-58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58-61页
        一 鼓励影子银行适度发展第58页
        二 完善影子银行监管,优化内控机制第58-59页
        三 推动金融改革,引导影子银行良性发展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个人简历第6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资利益之平衡--基于劳动法中竞业限制纠纷案例之考察
下一篇:不同剂量果糖摄入对孕期大鼠糖代谢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