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缩聚类树脂及塑料论文--环氧树脂及塑料论文

基于DOPO衍生物的高性能本征型无卤阻燃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8页
    1.1 环氧树脂综述第13-14页
    1.2 环氧树脂阻燃改性的意义第14-15页
    1.3 环氧树脂阻燃改性的研究现状第15-30页
        1.3.1 卤系阻燃剂第15页
        1.3.2 无机阻燃剂第15-16页
        1.3.3 有机阻燃剂第16-30页
    1.4 环氧树脂增强增韧的研究现状第30-35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5-38页
        1.5.1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第35-36页
        1.5.2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第36-38页
第二章 DOPO基阻燃固化剂的制备及其固化环氧树脂第38-67页
    2.1 引言第38-39页
    2.2 实验部分第39-42页
        2.2.1 主要原料第39页
        2.2.2 阻燃固化剂D-bp的制备第39-40页
        2.2.3 D-bp/DDM/DGEBA环氧固化物的制备第40-41页
        2.2.4 测试及表征第41-4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2-66页
        2.3.1 D-bp的结构与性能第42-46页
        2.3.2 D-bp对D-bp/DDM/DGEBA体系固化行为的影响第46-52页
        2.3.3 环氧固化物的热稳定性第52-54页
        2.3.4 环氧固化物的阻燃性能第54-57页
        2.3.5 环氧固化物燃烧后残炭分析第57-61页
        2.3.6 环氧固化物的动态力学性能及Tg第61-63页
        2.3.7 环氧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第63-66页
    2.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三章D-bp/CE6/DDM/DGEBA环氧树脂固化物第67-89页
    3.1 引言第67页
    3.2 实验部分第67-69页
        3.2.1 主要原料第67-68页
        3.2.2 D-bp/CE6/DDM/DGEBA环氧固化物的制备第68-69页
        3.2.3 测试及表征第6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9-88页
        3.3.1 CE6/DDM主客体包合物的1H-NMR第69-70页
        3.3.2 CE6对D-bp/CE6/DDM/DGEBA体系固化性能的影响第70-74页
        3.3.3 环氧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第74-78页
        3.3.4 环氧固化物的热稳定性第78-80页
        3.3.5 环氧固化物的阻燃性能第80-83页
        3.3.6 环氧固化物燃烧后残炭分析第83-86页
        3.3.7 环氧固化物的动态力学性能及Tg第86-88页
    3.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四章 D-bp/POSS-EP/DDM/DGEBA环氧树脂固化物第89-113页
    4.1 引言第89页
    4.2 实验部分第89-92页
        4.2.1 主要原料第89-90页
        4.2.2 D-bp/POSS-EP/DDM/DGEBA环氧固化物的制备第90-91页
        4.2.3 测试及表征第91-9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2-112页
        4.3.1 POSS-EP的热稳定性第92页
        4.3.2 POSS-EP对POSS-EP/ D-bp/DGEBA体系固化性能的影响第92-97页
        4.3.3 环氧固化物的热稳定性第97-99页
        4.3.4 环氧固化物的阻燃性能第99-102页
        4.3.5 环氧固化物燃烧后残炭分析第102-106页
        4.3.6 环氧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第106-109页
        4.3.7 环氧固化物的动态力学性能及Tg第109-112页
    4.4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五章 全文的总结、创新点、不足以及展望第113-116页
    5.1 全文的总结第113-114页
    5.2 本文的创新点第114-115页
    5.3 本文的不足和进一步工作的展望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附件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研究
下一篇:垂直专业化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