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Cupriavidus gilardii CR3中双组份编码基因copSR的铜抗性调控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表第8-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0页
    1.1 细菌铜抗性机制第12-14页
        1.1.1 cue系统第12页
        1.1.2 cus系统第12-13页
        1.1.3 pco系统第13页
        1.1.4 cop系统第13-14页
    1.2 贪铜菌属细菌对铜的抗性机制第14-16页
        1.2.1 贪铜菌属对重金属的抗性第14-15页
        1.2.2 新颖的重金属抗性细菌——Cupriavidus gilardii CR3第15-16页
    1.3 细菌的双组份信号传导系统第16-17页
        1.3.1 细菌的双组份信号系统第16页
        1.3.2 贪铜菌双组份信号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基因差异表达技术第17-18页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手段第17页
        1.4.2 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第17-18页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8-20页
        1.5.1 研究目标第18页
        1.5.2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Cupriavidus gilardii CR3全基因组双组份信号系统预测及功能域分析第20-32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2.2.1 C. gilardii CR3基因组信息获取第20页
        2.2.2 C. gilardii CR3的HK和RR的鉴定第20-21页
        2.2.3 HK和RR蛋白配对分类第21页
        2.2.4 HK蛋白和RR蛋白的结构域分析第21页
        2.2.5 C. gilardii CR3双组份信号系统功能推测第2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1-30页
        2.3.1 C. gilardii CR3中TCS蛋白分布特征第21-23页
        2.3.2 C. gilardii CR3中HK的分类第23-26页
        2.3.3 C. gilardii CR3中RR的分类第26-28页
        2.3.4 C. gilardii CR3中双组份系统的功能预测第28页
        2.3.5 C. gilardii CR3双组份信号系统与贪铜菌属其他细菌对比分析第28-30页
    2.4 讨论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铜抗性双组份信号基因copSR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32-40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3.2.1 菌株、质粒、引物和培养条件第32-33页
        3.2.2 基因组DNA提取第33页
        3.2.3 双组份基因copSR的鉴定第33-34页
        3.2.4 PCR产物回收第34页
        3.2.5 PCR产物克隆第34-35页
        3.2.6 质粒提取第35页
        3.2.7 双组份系统基因copSR序列分析第3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3.3.1 PCR扩增鉴定第35-36页
        3.3.2 克隆子鉴定第36页
        3.3.3 copSR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第36-38页
    3.4 讨论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双组份信号基因copSR在Cu2+胁迫下的基因差异表达第40-51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0-44页
        4.2.1 菌种、引物和培养条件第40-41页
        4.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1页
        4.2.3 菌株收集及铜抗性曲线的测定第41-42页
        4.2.4 RNA提取第42页
        4.2.5 cDNA的合成第42页
        4.2.6 Real-time qPCR第42-43页
        4.2.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43-4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4.3.1 C. gilardii CR3的生长曲线第44页
        4.3.2 Total RNA质量鉴定第44-45页
        4.3.3 内参基因评估结果第45页
        4.3.4 引物特异性评估第45-46页
        4.3.5 目的基因标准曲线评估第46-47页
        4.3.6 Cu2+胁迫下铜抗性基因copSR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基因差异表达第47-49页
        4.3.7 铜抗性基因copSR在不同浓度Cu2+胁迫下的基因差异表达第49页
    4.4 讨论第49-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双组份信号系统蛋白CopS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1-59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实验方法第51页
        5.2.1 C. gilardii CR3的CopSR蛋白一级序列分析第51页
        5.2.2 C. gilardii CR3的CopSR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第51页
        5.2.3 C. gilardii CR3的CopSR蛋白三级结构预测第51页
        5.2.4 C. gilardii CR3的KEGG代谢通路分析第51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51-57页
        5.3.1 Cop SR蛋白一级结构分析第51-53页
        5.3.2 Cop SR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第53-56页
        5.3.3 Cop SR蛋白三级结构预测第56-57页
        5.3.4 Cop SR蛋白代谢通路分析第57页
    5.4 讨论第57-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9页
附录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性焊料Sn3.5Ag4Ti(Ce,Ga)与非金属基板低温活性焊接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鸡肠炎沙门氏菌SM6△cpxR/lon/hilA和SM6△cpxR/lon/hilA/cpd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保护效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