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司法公开的制度与实践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新意所在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司法公开的基本理论 | 第17-33页 |
第一节 司法公开的内涵界定 | 第17-28页 |
一、司法公开的义理 | 第17-20页 |
二、司法公开的原则 | 第20-22页 |
三、司法公开的范围 | 第22-28页 |
第二节 司法公开的价值 | 第28-31页 |
一、司法公开的理论价值 | 第28-29页 |
二、司法公开的法律价值 | 第29-30页 |
三、司法公开的社会价值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司法公开的历史沿革 | 第33-38页 |
第一节 司法公开制度的确立与停滞 | 第33-34页 |
一、过渡时期 | 第33页 |
二、全面建设时期 | 第33-34页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 第34页 |
第二节 司法公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第34-36页 |
一、庭审公开(1978—2004) | 第34-35页 |
二、有限公开(2004—2008) | 第35页 |
三、全面公开(2009至今)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我国司法公开制度与实践的问题分析 | 第38-48页 |
第一节 我国司法公开实现过程中的制度问题 | 第38-41页 |
一、司法公开制度理念的缺失 | 第38-39页 |
二、司法公开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39-40页 |
三、司法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机制保障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我国司法公开实现过程中的实践问题 | 第41-46页 |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落实亟待完善 | 第41-43页 |
二、司法公开程度较低 | 第43-44页 |
三、司法公开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我国司法公开制度与实践的完善途径 | 第48-62页 |
第一节 世界各国的立法例及其借鉴 | 第48-50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做法 | 第48-49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做法 | 第49-50页 |
三、共性问题的分析与借鉴 | 第50页 |
第二节 我国司法公开制度的完善途径 | 第50-53页 |
一、树立正确的司法公开观念 | 第50-51页 |
二、完善司法公开的相关立法 | 第51-52页 |
三、建立完善的司法公开体制机制保障 | 第52-53页 |
第三节 我国司法公开实践的完善途径 | 第53-61页 |
一、避免司法公开的形式主义 | 第53-56页 |
二、增加司法活动的透明度 | 第56-58页 |
三、平衡司法公开过程中的各项权利 | 第58-60页 |
四、司法公开完善的路径选择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