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1.1 高CO_2浓度对水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11-13页 |
1.1.1 物质生产 | 第11页 |
1.1.2 物质分配 | 第11-12页 |
1.1.3 籽粒产量 | 第12页 |
1.1.4 产量构成因子 | 第12-13页 |
1.2 高CO_2浓度对水稻不同位置籽粒结实能力的影响 | 第13页 |
1.3 水稻花期和花粉活性 | 第13-14页 |
1.4 高CO_2浓度对水稻不同位置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14-18页 |
1.4.1 加工品质 | 第14-15页 |
1.4.2 外观品质 | 第15-16页 |
1.4.3 营养品质 | 第16页 |
1.4.4 RVA谱(粘滞特性) | 第16-17页 |
1.4.5 直链淀粉 | 第17页 |
1.4.6 DSC(热力学特性) | 第17-18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2.1 试验地点与平台 | 第19页 |
2.2 试验处理和材料培育 | 第19-20页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91页 |
3.1 高CO_2浓度对水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22-25页 |
3.1.1 物质生产 | 第22页 |
3.1.2 物质分配 | 第22-23页 |
3.1.3 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 | 第23-24页 |
3.1.4 高CO_2浓度对水稻花期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5 高CO_2浓度对水稻花粉活性的影响 | 第25页 |
3.2 高CO_2浓度对稻穗不同位置籽粒结实能力的影响 | 第25-36页 |
3.2.1 稻穗不同位置饱粒率 | 第25-29页 |
3.2.2 稻穗不同位置饱粒重 | 第29-32页 |
3.2.3 稻穗不同位置所有籽粒平均粒重 | 第32-36页 |
3.3 高CO_2浓度对水稻稻穗不同位置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36-91页 |
3.3.1 稻穗不同位置稻米加工品质 | 第36-42页 |
3.3.2 稻穗不同位置稻米外观品质 | 第42-54页 |
3.3.3 稻穗不同位置精米营养品质 | 第54-69页 |
3.3.4 稻穗不同位置米粉RVA谱(粘滞特性) | 第69-84页 |
3.3.5 稻穗不同位置米粉DSC(热力学特性) | 第84-91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91-98页 |
4.1 关于高CO_2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 第91-92页 |
4.1.1 物质生产和物质分配 | 第91-92页 |
4.1.2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第92页 |
4.2 高CO_2浓度对水稻稻穗不同位置籽粒结实能力的影响 | 第92-93页 |
4.3 高CO_2浓度对水稻花期和花粉活性的影响 | 第93页 |
4.4 高CO_2浓度对水稻稻穗不同位置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93-98页 |
4.4.1 稻穗不同位置稻米加工品质 | 第93-94页 |
4.4.2 稻穗不同位置稻米外观品质 | 第94-95页 |
4.4.3 稻穗不同位置稻米营养品质 | 第95-96页 |
4.4.4 稻穗不同位置米粉RVA谱(粘滞特性) | 第96-97页 |
4.4.5 稻穗不同位置米粉DSC(热力学特性)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