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四、本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一、洪水资源化 | 第15页 |
二、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水权 | 第15-16页 |
三、洪水经营 | 第16页 |
第二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一、水资源价值论 | 第16-18页 |
二、福利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三、水权理论 | 第19-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33页 |
第一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现状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 第25-30页 |
一、农田灌溉用水 | 第25-26页 |
二、工业用水 | 第26-27页 |
三、生态环境用水 | 第27-30页 |
四、发展多种经营用水 | 第30页 |
第三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2页 |
一、水权不明晰 | 第30-31页 |
二、资源化洪水利用结构不合理 | 第31-32页 |
三、利益相关者权利模糊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水权明晰及分配 | 第33-57页 |
第一节 资源化水权分配模型 | 第33-39页 |
一、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第33-36页 |
二、用模糊决策理论构造方案层评价矩阵 | 第36-38页 |
三、确定各用水户的分水比例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水权分配案例研究——以大庆地区为例 | 第39-55页 |
一、可资源化利用的洪水总量分析 | 第39-40页 |
二、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水权界定 | 第40页 |
三、水权分配及计算 | 第40-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大庆湿地补水为例 | 第57-72页 |
第一节 大庆地区湿地概况 | 第57-59页 |
一、湿地现状 | 第57页 |
二、湿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 第57-59页 |
第二节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第59-61页 |
一、概述 | 第59-60页 |
二、判定准则 | 第60-61页 |
三、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 第61页 |
第三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61-71页 |
一、效益评估 | 第61-69页 |
二、成本分析 | 第69-70页 |
三、资源化洪水的有效配置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洪水经营模式的探索 | 第72-80页 |
第一节 生态环境补水补偿的常态化模式 | 第72-76页 |
一、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 第72-74页 |
二、补偿标准的确定 | 第74页 |
三、补偿分摊 | 第74-76页 |
第二节 水权交易模式 | 第76-77页 |
一、水权交易 | 第76页 |
二、水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原则 | 第76页 |
三、水权交易市场的构建 | 第76-77页 |
第三节 政府、供水单位、用水户等风险共担模式 | 第77-79页 |
一、风险识别 | 第77-78页 |
二、风险应对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