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0页 |
1.1 食品着色剂 | 第9-12页 |
1.1.1 天然色素 | 第9-10页 |
1.1.2 人工合成色素 | 第10-12页 |
1.2 分子印迹技术 | 第12-18页 |
1.2.1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 | 第13-14页 |
1.2.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2.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 第18-20页 |
1.3.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8页 |
1.3.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1.3.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罗丹明B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22-23页 |
2.3.1 罗丹明B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22页 |
2.3.2 动力学吸附实验 | 第22页 |
2.3.3 等温吸附实验 | 第22-23页 |
2.3.4 选择性吸附实验 | 第23页 |
2.3.5 印迹聚合物对加入到食品中罗丹明B的吸附 | 第23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3-28页 |
2.4.1 罗丹明B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条件优化 | 第23-25页 |
2.4.2 动力学吸附实验 | 第25-26页 |
2.4.3 等温吸附实验 | 第26-27页 |
2.4.4 选择性吸附实验 | 第27页 |
2.4.5 印迹聚合物对加入到食品中罗丹明B的吸附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核壳型赤藓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的评价 | 第30-40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32-33页 |
3.3.1 SiO_2表面氨基化修饰 | 第32页 |
3.3.2 核壳型赤藓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32页 |
3.3.3 动力学吸附实验 | 第32-33页 |
3.3.4 等温吸附实验 | 第33页 |
3.3.5 加标回收实验 | 第33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3.4.1 SiO_2表面氨基化修饰电位和红外表征 | 第33-34页 |
3.4.2 赤藓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34-35页 |
3.4.3 动力学吸附实验 | 第35-36页 |
3.4.4 等温吸附实验 | 第36-37页 |
3.4.5 加标回收实验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4.1 结论 | 第40页 |
4.2 创新点 | 第40-41页 |
4.3 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