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 | 第11-13页 |
1.1.1 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1.2 茶树中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2 光对类黄酮及茶树儿茶素合成的影响 | 第13-16页 |
1.2.1 光对类黄酮及茶树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2 光对儿茶素合成途径中酶活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3 光对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 选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选题依据 | 第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光对多酚及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 第18-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2.1.1 材料培育 | 第18页 |
2.1.2 取样方法 | 第18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2.1.4 多酚的提取与检测 | 第19页 |
2.1.5 儿茶素的提取与检测 | 第19页 |
2.1.6 数据分析 | 第1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7页 |
2.2.1 标准品及样品HPLC分析 | 第19-20页 |
2.2.2 光强对多酚总量及儿茶素含量影响的分析 | 第20-22页 |
2.2.3 光质对多酚总量及儿茶素含量影响的分析 | 第22-27页 |
2.3 讨论 | 第27-29页 |
2.3.1 光强对多酚总量的影响 | 第27页 |
2.3.2 光强对儿茶素组分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3 光质对多酚总量的影响 | 第28页 |
2.3.4 光质对儿茶素组分的影响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光对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29-4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3.1.2 取样方法 | 第29页 |
3.1.3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3.1.4 总RNA提取 | 第29-30页 |
3.1.5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30-31页 |
3.1.6 引物合成 | 第31页 |
3.1.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1-32页 |
3.1.8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5页 |
3.2.1 RNA质量分析 | 第32页 |
3.2.2 光强对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分析 | 第32-37页 |
3.2.3 光质对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分析 | 第37-45页 |
3.3 讨论 | 第45-47页 |
3.3.1 光强对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45页 |
3.3.2 光质对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3 儿茶素组分含量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47-49页 |
4.1 光对多酚及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 第47页 |
4.2 光对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