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A和DEA方法的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 1.2.1 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 1.2.2 DEA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PCA与DEA的理论和方法 | 第18-24页 |
| 2.1 PCA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 2.1.1 PCA概述 | 第18页 |
| 2.1.2 PCA的基本步骤 | 第18-19页 |
| 2.2 DEA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 2.2.1 DEA概述 | 第19页 |
| 2.2.2 DEA模型 | 第19-20页 |
| 2.2.3 DEA模型的含义 | 第20页 |
| 2.2.4 DEA的基本步骤 | 第20-24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4-30页 |
| 3.1 山西省自然社会概况 | 第24-25页 |
| 3.1.1 地理位置 | 第24页 |
| 3.1.2 地形地貌 | 第24页 |
| 3.1.3 气候 | 第24页 |
| 3.1.4 水文 | 第24页 |
| 3.1.5 资源 | 第24-25页 |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5-26页 |
| 3.3 经济结构特征 | 第26-28页 |
| 3.4 生态环境问题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基于PCA的综合评价指标评价 | 第30-38页 |
| 4.1 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 第30页 |
| 4.2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1页 |
| 4.3 数据来源 | 第31页 |
| 4.4 基于PCA的综合评价指标评价 | 第31-38页 |
| 第五章 基于DEA的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第38-47页 |
| 5.1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第38-42页 |
| 5.2 DMU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7页 |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第47-49页 |
| 6.1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 第47页 |
| 6.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 第47页 |
| 6.3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 第47-48页 |
| 6.4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第48-49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第58-59页 |
| 承诺书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