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绪论 | 第12-24页 |
| 1.1 人格偏常的概述 | 第12-15页 |
| 1.2 人格偏常的横向研究 | 第15-17页 |
| 1.2.1 人格障碍的发生率 | 第15-16页 |
| 1.2.2 人格障碍成因与治疗 | 第16-17页 |
| 1.3 人格偏常的纵向研究 | 第17-18页 |
| 1.3.1 稳定性与变化 | 第17-18页 |
| 1.3.2 人格偏常的预测 | 第18页 |
| 1.4 正常人格特质概述 | 第18-20页 |
| 1.5 人格特质的横向研究 | 第20页 |
| 1.6 人格特质的纵向研究 | 第20-22页 |
| 1.7 人格偏常的研究趋势 | 第22-23页 |
| 1.8 问题提出 | 第23-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 2.2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 2.2.1 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 | 第24页 |
| 2.2.2 人格障碍诊断量表(PDQ-4) | 第24-25页 |
| 2.2.3 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BF-PI-B) | 第25页 |
| 2.3 研究程序 | 第25-26页 |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26-27页 |
| 结果 | 第27-41页 |
| 3.1 独生子女人格偏常维度随时间变化 | 第27-29页 |
| 3.2 独生子女大五人格特质随时间变化 | 第29-30页 |
| 3.3 人格偏常维度随时间变化一般情况 | 第30-31页 |
| 3.4 人格偏常维度稳定性 | 第31-34页 |
| 3.4.1 人格偏常维度零模型 | 第31页 |
| 3.4.2 人格偏常维度基本线性增长模型 | 第31-34页 |
| 3.5 大五人格特质随时间变化一般情况 | 第34页 |
| 3.6 大五人格特质稳定性 | 第34-36页 |
| 3.6.1 大五人格特质零模型 | 第35页 |
| 3.6.2 大五人格特质基本线性增长模型 | 第35-36页 |
| 3.7 大五人格特质对人格偏常维度影响 | 第36-41页 |
| 讨论 | 第41-46页 |
| 4.1 独生子女人格偏常维度随时间变化特点 | 第41页 |
| 4.2 独生子女大五人格特质随时间变化特点 | 第41-42页 |
| 4.3 人格偏常维度稳定性 | 第42-43页 |
| 4.4 大五人格特质稳定性 | 第43页 |
| 4.5 大五人格特质对人格偏常维度影响 | 第43-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文献综述 | 第54-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附录 | 第64-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