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伏立康唑预防/治疗性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 第13-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19页 |
1.1 资料来源 | 第13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9页 |
2 结果 | 第19-29页 |
2.1 基本情况 | 第19-21页 |
2.2 伏立康唑临床应用情况 | 第21-25页 |
2.3 临床疗效 | 第25-26页 |
2.4 不良反应 | 第26-28页 |
2.5 用药合理性评价 | 第28-29页 |
3 讨论 | 第29-36页 |
3.1 IFD的诊断 | 第29-31页 |
3.2 伏立康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 第31-32页 |
3.4 伏立康唑不合理用药 | 第32-36页 |
4 结论 | 第36-37页 |
第二部分 伏立康唑治疗药物监测的应用 | 第37-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1.1 资料来源 | 第37-38页 |
1.2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 第38页 |
1.3 血药浓度标准 | 第38-3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39页 |
1.5 统计学方法 | 第39页 |
2 结果 | 第39-43页 |
2.1 患者基本特征 | 第39-40页 |
2.2 血药浓度分布 | 第40页 |
2.3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给药途径 | 第40-41页 |
2.4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使用剂量 | 第41-42页 |
2.5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测定时间关系 | 第42页 |
2.6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ADR关系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综述 | 第52-60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