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触发网络的容错中间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页 |
1.5 本文的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容错中间件技术与时间触发介绍与分析 | 第19-29页 |
2.1 容错技术介绍 | 第19-20页 |
2.2 容错中间件思想 | 第20-24页 |
2.2.1 中间件技术 | 第20-22页 |
2.2.2 容错中间件 | 第22-24页 |
2.3 容错中间件的分类及介绍 | 第24-27页 |
2.3.1 面向对象容错中间件 | 第24-25页 |
2.3.2 基于反射的容错中间件 | 第25-26页 |
2.3.3 基于CORBA的容错中间件 | 第26-27页 |
2.4 时间触发与事件触发系统比较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时间触发网络的容错机制研究 | 第29-49页 |
3.1 时间触发架构 | 第29-30页 |
3.2 时间触发以太网 | 第30-35页 |
3.2.1 时间触发以太网协议体系 | 第31-32页 |
3.2.2 时间触发以太网通信机制 | 第32-34页 |
3.2.3 时间触发以太网的容错 | 第34-35页 |
3.3 时间触发网络的容错算法及其改进 | 第35-48页 |
3.3.1 故障假设 | 第36页 |
3.3.2 GMP协议性质 | 第36-37页 |
3.3.3 GMP算法 | 第37-38页 |
3.3.4 GMP算法描述 | 第38-39页 |
3.3.5 GMP算法示例 | 第39-43页 |
3.3.6 GMP算法改进及其形式化描述 | 第43-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时间触发网络的容错中间件模型设计 | 第49-70页 |
4.1 设计背景和应用环境 | 第49-51页 |
4.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51-52页 |
4.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52-53页 |
4.4 故障检测与恢复功能设计 | 第53-69页 |
4.4.1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 | 第53-54页 |
4.4.2 机载PHM功能结构设计 | 第54-56页 |
4.4.3 故障诊断与消除恢复流程 | 第56-58页 |
4.4.4 航电系统机载PHM知识数据库设计 | 第58-68页 |
4.4.4.1 知识获取的途径 | 第58页 |
4.4.4.2 故障分析树 | 第58-61页 |
4.4.4.3 知识数据库设计 | 第61-65页 |
4.4.4.4 知识库实例分析 | 第65-68页 |
4.4.5 故障诊断推理机设计 | 第68-69页 |
4.4.5.1 故障诊断推理策略 | 第68页 |
4.4.5.2 故障诊断推理机推理流程 | 第68-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时间触发网络的容错中间件的实现与验证 | 第70-81页 |
5.1 子系统管理模块 | 第70-72页 |
5.2 故障检测与诊断模块 | 第72-77页 |
5.2.1 雷达系统故障树 | 第72-73页 |
5.2.2 雷达系统故障检测诊断程序实现 | 第73-75页 |
5.2.3 雷达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实现和验证 | 第75-77页 |
5.3 故障恢复与容错模块 | 第77-80页 |
5.3.1 雷达系统故障恢复的实现和验证 | 第79页 |
5.3.2 雷达系统容错的实现和验证 | 第79-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1页 |
6.2 研究的不足与期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