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我国专用汽车的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散料运输车平推回转式自卸装置 | 第15-24页 |
2.1 自卸装置简介 | 第15-16页 |
2.2 基于水平式卸料装置的回转车厢设计方案提出 | 第16-23页 |
2.2.1 回转平推自卸装置整体结构 | 第16-18页 |
2.2.2 回转装置结构 | 第18-21页 |
2.2.3 平推自卸结构 | 第21-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散料运输车回转结构 | 第24-44页 |
3.1 回转支承概述 | 第24-26页 |
3.2 回转支承的类型选择 | 第26-30页 |
3.2.1 单排球式回转支承相关参数 | 第26-27页 |
3.2.2 回转支承相关性能计算比对 | 第27-29页 |
3.2.3 单排球式和双排球式回转支承额定静、动容量对比 | 第29-30页 |
3.3 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承型号选择 | 第30-36页 |
3.3.1 单排球式回转支承选型计算 | 第30-32页 |
3.3.2 散料运输车工况参数计算 | 第32-35页 |
3.3.3 回转支承额定静容量和当量轴向载荷计算 | 第35-36页 |
3.4 螺栓连接验证计算 | 第36-43页 |
3.4.1 螺栓性能简介 | 第36页 |
3.4.2 螺栓计算 | 第36-42页 |
3.4.3 螺栓校核计算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有限元分析 | 第44-52页 |
4.1 有限元法 | 第44-47页 |
4.1.1 有限元法分析过程 | 第44-45页 |
4.1.2 线性静力分析 | 第45页 |
4.1.3 平衡方程 | 第45页 |
4.1.4 几何方程 | 第45-46页 |
4.1.5 物理方程 | 第46-47页 |
4.2 有限元模型 | 第47-48页 |
4.2.1 Hypermesh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7页 |
4.2.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4.3 材料选取及属性 | 第48页 |
4.4 网格划分及质量检查 | 第48-49页 |
4.5 接触的模拟 | 第49-50页 |
4.6 边界条件定义 | 第50-51页 |
4.7 回转支承强度滚道的强度分析 | 第5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实验室实体模型 | 第52-71页 |
5.1 实验室实体模型建立的意义 | 第52页 |
5.2 实验室模型建立 | 第52页 |
5.3 三维建模过程 | 第52-58页 |
5.3.1 车厢底盘三维装配 | 第54-55页 |
5.3.2 其他设计模块三维装配图 | 第55-58页 |
5.4 实体模型制作加工 | 第58-62页 |
5.4.1 数车、数铣零件加工 | 第58-61页 |
5.4.2 3D打印技术应用 | 第61页 |
5.4.3 其他加工方法的应用 | 第61-62页 |
5.5 实体模型装配制作 | 第62页 |
5.6 散料运输车实体模型控制结构 | 第62-69页 |
5.6.1 处理器 | 第63-64页 |
5.6.2 回转装置的模型控制 | 第64页 |
5.6.3 电源的选择 | 第64-65页 |
5.6.4 车厢履带自动卸货装置模型 | 第65页 |
5.6.5 自动避障部分 | 第65-69页 |
5.7 散料运输车实体模型运动模拟 | 第69-70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