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23页 |
1 香蕉工厂化试管育苗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1 香蕉试管苗再生植株的建立 | 第16-17页 |
1.2 激素在生产香蕉试管苗上的调控 | 第17页 |
1.3 香蕉工厂化试管育苗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3.1 试管苗污染 | 第17-18页 |
1.3.2 试管苗褐化 | 第18页 |
1.3.3 试管苗玻璃化 | 第18页 |
1.3.4 试管苗变异 | 第18页 |
2 液体培养在植物试管苗快繁上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2.1 液体静置培养对植物试管苗的影响 | 第19页 |
2.2 摇床振荡培养对植物试管苗的影响 | 第19页 |
2.3 间歇浸没式培养对植物试管苗的影响 | 第19-20页 |
3 LED光源在工厂化试管育苗上的应用 | 第20-21页 |
3.1 LED光质在组培苗生产上的应用 | 第20页 |
3.2 LED光强在组培苗生产上的应用 | 第20-21页 |
3.3 LED光周期在组培苗生产上的应用 | 第21页 |
4 ISSR技术原理及其在遗传变异中的应用研究 | 第21页 |
4.1 技术原理 | 第21页 |
4.2 ISSR在植物遗传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 | 第21页 |
5 本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5.1 本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固体、液体培养对粉蕉工厂化试管育苗的影响 | 第23-44页 |
第一节 固体、液体培养对粉蕉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23-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1.1 材料 | 第23页 |
1.2 方法 | 第23-26页 |
1.2.1 不同培养基对粉蕉试管苗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 | 第23页 |
1.2.2 固体培养中不同培养基对粉蕉增殖的影响 | 第23-24页 |
1.2.3 液体培养中不同组培瓶对粉蕉增殖的影响 | 第24页 |
1.2.4 液体培养中不同装液量和接种密度对粉蕉增殖的影响 | 第24-25页 |
1.2.5 液体培养中不同浓度6-BA对粉蕉增殖的影响 | 第25页 |
1.2.6 液体培养中摇床不同转速对粉蕉增殖的影响 | 第25页 |
1.2.7 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6页 |
2.1 不同培养基对粉蕉试管苗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 | 第26页 |
2.2 固体培养中不同培养基对粉蕉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26-29页 |
2.3 液体培养对粉蕉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29-36页 |
2.3.1 不同组培瓶对粉蕉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29-31页 |
2.3.2 装液量和接种密度相互作用对粉蕉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3 不同浓度6-BA对粉蕉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4 摇床不同转数对粉蕉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3.1 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方式更有利于粉蕉试管苗的增殖 | 第36-37页 |
3.2 液体培养需要适当控制好某些参数 | 第37页 |
第二节 液体培养对粉蕉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影响 | 第37-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1.1 材料 | 第37页 |
1.2 方法 | 第37-38页 |
1.2.1 液体培养中不同NAA浓度对粉蕉试管苗生根情况的影响 | 第37-38页 |
1.2.2 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2.1 液体培养不同NAA浓度对粉蕉试管苗生根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2.2 液体培养中不同NAA浓度对粉P试tt苗各项指标生根情况的彩响 | 第39-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3.1 液体培养基只需要单一NAA即可达到试管苗出苗标准 | 第42-43页 |
3.2 雷达图分析法适用于试管苗多个性状的分析研究 | 第43-44页 |
第三章 LED光源对粉蕉工厂化试管育苗的影响 | 第44-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1.1 材料 | 第44页 |
1.2 方法 | 第44-45页 |
1.2.1 不同LED光源对粉蒸増殖的影响 | 第44页 |
1.2.2 不同LED光源对粉蕉试管苗生根壮苗的影响 | 第44-45页 |
1.2.3 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 | 第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4页 |
2.1 不同LED光源对粉蕉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45-48页 |
2.2 不同LED光源对粉蕉试管苗生根率的影响 | 第48-50页 |
2.3 不同LED光源对粉蕉各项指标生根情况的影响 | 第50-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3.1 LED蓝光促进粉蕉试管苗的增殖 | 第54-55页 |
3.2 LED红、蓝光源促进粉蕉试管苗的生长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固体、液体培养对粉蕉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影响 | 第56-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1.1 材料 | 第56页 |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56页 |
1.2.1 试验主要仪器 | 第56页 |
1.2.2 试验主要试剂 | 第56页 |
1.3 粉蕉DNA的提取 | 第56-57页 |
1.4 粉蕉DNA的检测 | 第57页 |
1.5 引物筛选 | 第57页 |
1.6 DNA扩增 | 第57页 |
1.7 ISSR-PCR数据分析 | 第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2.1 福州本地粉蕉DNA提取的质量检测 | 第57页 |
2.2 福州本地粉蕉DNA纯度的检测 | 第57-58页 |
2.3 福州本地粉蕉试管苗固-液体培养ISSR遗传稳定性分析 | 第58-60页 |
3 讨论 | 第60-63页 |
第五章 固体、液体培养下粉蕉试管苗生产模式建立与经济效益分析 | 第63-77页 |
第一节 固体培养下粉蕉试管苗的工厂化育苗模式建立 | 第63-68页 |
1 固体培养下的粉蕉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 | 第63-64页 |
1.1 粉蕉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63页 |
1.2 固体培养基下的粉蕉试管苗增殖培养 | 第63页 |
1.3 固体培养基下的粉蕉试管苗生根壮苗培养 | 第63页 |
1.4 固体培养基下的粉蕉试管苗炼苗移栽 | 第63页 |
1.5 粉蕉苗出售 | 第63-64页 |
2 固体培养粉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模式 | 第64页 |
3 固体培养粉蕉工厂化生产产量核算 | 第64-65页 |
4 固体培养条件下的成本核算 | 第65-68页 |
4.1 固体培养基药品成本核算 | 第65-66页 |
4.2 固体培养基配置成本 | 第66-67页 |
4.3 粉蕉试管苗接种成本 | 第67页 |
4.4 粉蕉试管苗培养成本 | 第67页 |
4.5 粉蕉试管苗移栽成本预算 | 第67页 |
4.6 固体培养下试验仪器设备折旧费 | 第67-68页 |
4.7 其他费用 | 第68页 |
第二节 液体培养下粉蕉试管苗的工厂化育苗模式建立 | 第68-74页 |
1 液体培养下的粉蕉工厂化育苗技术流程 | 第68-69页 |
1.1 粉蕉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68页 |
1.2 液体培养基下的粉蕉试管苗增殖培养 | 第68-69页 |
1.3 液体培养基下的粉蕉试管苗生根壮苗培养 | 第69页 |
1.4 液体培养基下的粉蕉试管苗炼苗移栽 | 第69页 |
1.5 粉蕉苗出售 | 第69页 |
2 液体培养粉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模式 | 第69页 |
3 液体培养粉蕉工厂化生产的产量核算 | 第69-70页 |
4 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成本核算 | 第70-74页 |
4.1 液体培养基成本核算 | 第70-72页 |
4.2 液体培养基配置成本 | 第72页 |
4.3 液体培养下粉蕉试管苗接种成本 | 第72页 |
4.4 液体培养摇床耗用的电费 | 第72页 |
4.5 粉蕉试管苗移栽成本预算 | 第72-73页 |
4.6 液体培养下试验仪器设备折旧费 | 第73页 |
4.7 其他费用 | 第73-74页 |
第三节 固体、液体培养下粉蕉试管苗经济效益分析 | 第74-77页 |
1固体培养下的粉蕉组培苗经济效益分析 | 第74页 |
2 液体培养下的粉蕉组培苗经济效益分析 | 第74-75页 |
3 效益评价 | 第75-77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77-79页 |
1 固体、液体培养对粉蕉组培快繁的影响 | 第77页 |
2 LED光源对粉蕉组培快繁的影响 | 第77-78页 |
3 固体、液体培养方式下的粉蕉试管苗ISSR遗传稳定性比较分析 | 第78页 |
4 固体、液体培养下的粉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附录: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85-86页 |
Appendix Plates and Explanation | 第86-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