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苦荞植物络合素合酶(FtPCS)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1页
    1.1 苦荞的功效第12页
    1.2 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2-13页
    1.3 植物修复技术第13页
    1.4 植物络合素第13-16页
        1.4.1 植物络合素研究进展第13页
        1.4.2 植物络合素的结构第13-14页
        1.4.3 植物络合素的合成第14-16页
    1.5 植物络合素合酶第16-18页
        1.5.1 植物络合素合酶的发现和结构第16-17页
        1.5.2 植物络合素合酶的表达调控与转基因研究第17-18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20页
    实验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苦荞FtPCS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1-31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6页
        2.2.1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2页
        2.2.2 苦荞幼苗处理第22页
        2.2.3 RNA提取与cDNA合成第22-23页
        2.2.4 基因组DNA提取第23-24页
        2.2.5 FtPCS基因PCR扩增第24-25页
        2.2.6 目的与克隆载体连接第25页
        2.2.7 连接产物转化第25页
        2.2.8 菌落鉴定第25页
        2.2.9 碱裂解法质粒提取第25-26页
        2.2.10 重组质粒鉴定第26页
        2.2.11 FtPCS基因结构分析第26页
        2.2.12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6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6-29页
        2.3.1 FtPCS基因克隆与结构分析第26-28页
        2.3.2 FtPCS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第28页
        2.3.3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第28-29页
    2.4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苦荞FtPCS基因重组表达及酶活性初步分析第31-42页
    3.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3.1.1 菌种与质粒第31页
        3.1.2 工具酶与试剂第31页
        3.1.3 主要仪器第31页
        3.1.4 主要溶液及配方第31-32页
    3.2 实验方法第32-37页
        3.2.1 引物设计第32页
        3.2.2 载体构建第32-34页
        3.2.3 重组质粒转化表达菌第34页
        3.2.4 FtPCS蛋白的诱导表达第34页
        3.2.5 FtPCS蛋白可溶性分析第34-35页
        3.2.6 SDS-PAGE电泳第35页
        3.2.7 包涵体洗涤第35-36页
        3.2.8 包涵体复性第36页
        3.2.9 钴离子螯合层析纯化第36页
        3.2.10 反向-HPLC第36页
        3.2.11 De Novo质谱分析第36-3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7-40页
        3.3.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第37-38页
        3.3.2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及纯化第38-39页
        3.3.3 重组蛋白活性分析第39-40页
        3.3.4 PC化合物结构分析第40页
    3.4 讨论第40-42页
第四章 苦荞FtPCS基因在酿酒酵母和拟南芥植株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第42-54页
    4.1 实验材料第42-43页
        4.1.1 菌种与材料第42页
        4.1.2 工具酶与试剂第42页
        4.1.3 溶液及配方第42-43页
    4.2 实验方法第43-48页
        4.2.1 引物设计第43页
        4.2.2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第43-44页
        4.2.3 阳性克隆鉴定第44页
        4.2.4 重组质粒转化酵母菌株第44-45页
        4.2.5 转基因酵母筛选第45页
        4.2.6 酵母功能互补实验第45-46页
        4.2.7 酵母生长曲线测定第46页
        4.2.8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第46-47页
        4.2.9 阳性菌落鉴定第47页
        4.2.10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第47-48页
        4.2.11 蘸花法浸染拟南芥植株第48页
        4.2.12 转基因拟南芥筛选第48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8-51页
        4.3.1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第48页
        4.3.2 重组酵母转化子筛选第48-49页
        4.3.3 重金属敏感型酵母功能恢复第49-50页
        4.3.4 生长曲线测定第50页
        4.3.5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第50-51页
        4.3.6 转基因植株筛选第51页
    4.4 讨论第51-5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5.1 结论第54页
    5.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附录第61-69页
缩略词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志愿者的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银屑病PASI评分及中医辨证方法一致性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