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用地林权问题的研究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 (一)生态林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二)生态林建设法治化的基础 | 第9页 |
| 1、理论基础 | 第9页 |
| 2、现实基础 | 第9页 |
| (三) 概念的界定 | 第9-12页 |
| 1、林权 | 第9-10页 |
| 2、森林和森林资源 | 第10页 |
| 3、国家林权、集体林权和个人林权 | 第10-12页 |
| 二、现行法律体系整理 | 第12-15页 |
| (一) 森林财产属性的法律体系 | 第12-13页 |
| 1、体现森林所有权的规定 | 第12页 |
| 2、关于森林权属流转的法律规定 | 第12-13页 |
| (二) 体现森林生态属性的法律体系 | 第13-15页 |
| 1、现行法律对森林资源生态保护的规定 | 第13-14页 |
| 2、森林资源保护的其他法律规章 | 第14页 |
| 3、森林资源保护的其他政策性文件 | 第14-15页 |
| 三、我国生态林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15-19页 |
| (一)我国对森林价值认识的历史 | 第15-16页 |
| 1、对森林经济效益的认识 | 第15页 |
| 2、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识 | 第15-16页 |
| (二)我国生态林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16-19页 |
| 1、森林资源物权立法的不健全 | 第16页 |
| 2、未依据商品林、生态林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物权种类 | 第16-17页 |
| 3、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制化的不健全 | 第17页 |
| 4、生态林方面公共效益与个人权益的平衡 | 第17-19页 |
| 四、国外生态林问题研究 | 第19-24页 |
| (一)德国生态林相关制度研究 | 第19-22页 |
| 1、德国生态林立法的一般规则 | 第19-20页 |
| 2、成熟的生态林建设指导思想 | 第20-21页 |
| 3、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 | 第21-22页 |
| (二) 日本森林生态保护制度 | 第22-24页 |
| 1、日本森林保护法律体系 | 第22页 |
| 2、林业所有权形式以及森林分类制度 | 第22页 |
| 3、健全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第22-24页 |
| 五、我国生态林相关问题的完善 | 第24-28页 |
| (一)完善森林资源物权的基础法律制度 | 第24-25页 |
| 1、完善森林资源物权体系 | 第24页 |
| 2、完善林权制度 | 第24-25页 |
| (二) 科学处理林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25页 |
| (三) 遵循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 第25-26页 |
| (四) 公益林和商品林确定不同的物权种类 | 第26页 |
| (五) 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市场补偿机制 | 第26-28页 |
| 结语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