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职务犯罪侦查的特点以及其目的 | 第11-23页 |
1.1 职务犯罪的现状 | 第11-13页 |
1.2 职务犯罪侦查的特点 | 第13-20页 |
1.2.1 证据难取 | 第13-14页 |
1.2.2 主体难辨 | 第14-15页 |
1.2.3 案件难定 | 第15-16页 |
1.2.4 口供难攻 | 第16-19页 |
1.2.5 轻易规避 | 第19-20页 |
1.3 职务犯罪侦查的目的 | 第20-23页 |
1.3.1 揭露和证实各种职务犯罪 | 第21-22页 |
1.3.2 震慑打击犯罪 | 第22页 |
1.3.3 维护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 第22-23页 |
第2章 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障碍分析 | 第23-37页 |
2.1 职务犯罪侦查体制障碍 | 第23-27页 |
2.1.1 检察机关内部部门划分过细、过杂 | 第24页 |
2.1.2 缺乏科学的、应有的奖励机制和职务保障体制 | 第24-25页 |
2.1.3 经费保障不力,侦查一体化协作不利 | 第25-26页 |
2.1.4 对需要协助调查的单位缺乏制约机制 | 第26-27页 |
2.2 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的法律障碍 | 第27-32页 |
2.2.1 刑事程序法的相关规定的障碍 | 第27-30页 |
2.2.2 刑事实体法的规定所造成的障碍 | 第30-32页 |
2.3 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的主体障碍 | 第32-34页 |
2.3.1 缺乏队伍学习培训机制 | 第32页 |
2.3.2 需整合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等相关部门 | 第32-33页 |
2.3.3 当前侦查一体化建设还不够高效合理 | 第33页 |
2.3.4 决策风险大,立案风险高 | 第33页 |
2.3.5 执法环境的限制 | 第33-34页 |
2.4 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的技术障碍 | 第34-37页 |
2.4.1 技术侦查在法律规定上程序繁复 | 第34-35页 |
2.4.2 技术侦查的技术支持不足 | 第35页 |
2.4.3 没有专门的情报和技术网络 | 第35-37页 |
第3章 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障碍之克服 | 第37-45页 |
3.1 职务犯罪侦查体制障碍的克服 | 第37-38页 |
3.1.1 正确理解监督机制,提高贿赂犯罪惩治效率 | 第37页 |
3.1.2 要切实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 | 第37-38页 |
3.1.3 检察机关要与纪检部门协作互补 | 第38页 |
3.1.4 制度法律约束,政府运作透明 | 第38页 |
3.2 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法律障碍的克服 | 第38-41页 |
3.2.1 克服侦查强制措施运用不合理的传统观念 | 第38-39页 |
3.2.2 刑事诉讼法规定时限的障碍克服 | 第39页 |
3.2.3 取消“谋取利益”的限制 | 第39-40页 |
3.2.4 加重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处罚 | 第40页 |
3.2.5 适用贿赂推定规则 | 第40页 |
3.2.6 试行辩诉交易 | 第40-41页 |
3.3 职务犯罪案侦查主体的障碍克服 | 第41-43页 |
3.3.1 检察机关要不断加强对侦查人员的培养 | 第41页 |
3.3.2 加强审讯工作,强化审讯技能的提高 | 第41-42页 |
3.3.3 强化初查工作,注重侦查意识前置 | 第42-43页 |
3.3.4 运用侦查策略,尝试风险决策 | 第43页 |
3.4 职务犯罪侦查技术障碍的克服 | 第43-45页 |
3.4.1 赋予检察机关完整的技术侦查权 | 第43页 |
3.4.2 设立技侦部门 | 第43-44页 |
3.4.3 规范银行查询机制等外部证据获取机制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