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5-2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1.1.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5页 |
1.1.2 主要仪器 | 第15-16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6-22页 |
1.2.1 LC的制备 | 第16页 |
1.2.2 动物分组、处理 | 第16-17页 |
1.2.3 标本收集与检测 | 第17-22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结果 | 第23-31页 |
2.1 LC大小、形态及LC中氯膦酸二钠的包裹率 | 第23页 |
2.2 SAP大鼠模型的鉴定 | 第23-24页 |
2.3 LC对血清AMS、IL-6、TNF-α的影响 | 第24页 |
2.3.1 血清MAS的变化 | 第24页 |
2.3.2 血清IL-6、TNF-α的变化 | 第24页 |
2.4 LC对肺MPO活性水平的影响 | 第24-25页 |
2.5 胰腺、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病理评分 | 第25-28页 |
2.5.1 胰腺组织大体及光镜下病理变化 | 第25-26页 |
2.5.2 各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 | 第26页 |
2.5.3 肺组织大体及光镜下病理变化 | 第26-27页 |
2.5.4 各组肺组织病理评分 | 第27-28页 |
2.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Akt和MAPK(ERK1/2)的表达量 | 第28-31页 |
2.6.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Akt的表达量 | 第28页 |
2.6.2 肺组织Akt的免疫组化评分 | 第28-29页 |
2.6.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MAPK(ERK1/2)的表达量 | 第29-30页 |
2.6.4 肺组织MAPK(ERK1/2)的免疫组化评分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1-40页 |
3.1 LC与巨噬细胞 | 第31-32页 |
3.2 SAP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3.3 巨噬细胞、细胞因子与SAP之间的关系 | 第33-36页 |
3.4 巨噬细胞、细胞因子与SAP肺损伤之间的关系 | 第36-37页 |
3.5 SAP肺损伤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 | 第37-38页 |
3.6 SAP肺损伤与MAPK(ERK1/2)信号转导通路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综述 | 第47-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