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1.3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车轮的受力分析 | 第19-26页 |
2.1 车轮载荷分类 | 第19-20页 |
2.2 内部载荷所产生的力对车轮的影响 | 第20-22页 |
2.3 外部载荷作用在车轮上的力对车轮的影响 | 第22-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车轮弯曲疲劳分析 | 第26-48页 |
3.1 车轮弯曲疲劳实验法规介绍 | 第26-27页 |
3.2 车轮弯曲静力学分析 | 第27-38页 |
3.2.1 车轮有限元参数选择说明 | 第27-29页 |
3.2.2 车轮不同加载方式的描述 | 第29-32页 |
3.2.3 螺栓预紧力对钢制车轮和铝合金车轮的影响 | 第32-36页 |
3.2.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3.3 车轮弯曲疲劳仿真 | 第38-47页 |
3.3.1 疲劳循环载荷的确定 | 第40-41页 |
3.3.2 材料S-N曲线描述 | 第41-43页 |
3.3.3 零件疲劳寿命的影响因数 | 第43-45页 |
3.3.4 车轮疲劳寿命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3.5 车轮弯曲疲劳可优化参数空间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车轮径向疲劳分析 | 第48-66页 |
4.1 车轮径向疲劳实验法规介绍 | 第48页 |
4.2 车轮径向静力学分析 | 第48-60页 |
4.2.1 车轮有限元参数选择说明 | 第48-50页 |
4.2.2 车轮不同加载方式的描述 | 第50-53页 |
4.2.3 轮胎充气压力对钢制车轮和铝合金车轮的影响 | 第53-57页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4.3 车轮径向疲劳仿真 | 第60-65页 |
4.3.1 疲劳循环载荷的确定 | 第60-62页 |
4.3.2 零件S-N曲线确定 | 第62-63页 |
4.3.3 车轮疲劳寿命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4.3.4 车轮径向疲劳可优化参数空间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车轮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 第66-87页 |
5.1 车轮模态分析 | 第66-67页 |
5.2 车轮振动载荷提取 | 第67-78页 |
5.2.1 微型客车多体动力学建模 | 第67-70页 |
5.2.2 基于Matlab谐波叠加法的三维虚拟路面建立 | 第70-77页 |
5.2.3 车轮随机载荷提取 | 第77-78页 |
5.3 车轮振动疲劳参数选择 | 第78-83页 |
5.3.1 载荷频域转换与耦合说明 | 第78-79页 |
5.3.2 求解参数选择说明 | 第79-80页 |
5.3.3 随机振动传递函数与应力分布 | 第80-82页 |
5.3.4 零件S-N曲线修正 | 第82-83页 |
5.4 车轮振动疲劳寿命结果分析 | 第83-85页 |
5.5 车轮振动疲劳可优化参数空间 | 第85-8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车轮结构优化设计 | 第87-101页 |
6.1 可优化参数空间汇总 | 第87-88页 |
6.2 优化方案的提出 | 第88-90页 |
6.3 响应面近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90-94页 |
6.4 优化结果与验证分析 | 第94-10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4页 |
7.1 总结 | 第101-103页 |
7.2 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