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的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2.1 服务质量评价理论综述 | 第12-19页 |
2.1.1 服务质量内涵与维度 | 第12-14页 |
2.1.2 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 第14-16页 |
2.1.3 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 第16-19页 |
2.2 共享单车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2.2.1 公共自行车服务质量评价相关综述 | 第19-21页 |
2.2.2 线上服务质量评价相关综述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研究设计 | 第24-44页 |
3.1 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评价构建原则 | 第24-25页 |
3.2 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设计 | 第25-30页 |
3.2.1 共享单车服务流程及特征 | 第25-27页 |
3.2.2 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评价维度 | 第27-28页 |
3.2.3 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 第28-30页 |
3.3 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测试 | 第30-42页 |
3.3.1 预调查及指标体系修正 | 第30-40页 |
3.3.2 正式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40-42页 |
3.4 问卷设计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第44-62页 |
4.1 样本描述性分析 | 第44-47页 |
4.1.1 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 第44-45页 |
4.1.2 样本出行信息分析 | 第45-47页 |
4.2 信效度分析 | 第47-50页 |
4.2.1 信度分析 | 第47-48页 |
4.2.2 效度分析 | 第48-50页 |
4.3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50-55页 |
4.3.1 整体满意度单因素分析 | 第51-53页 |
4.3.2 各要素单因素分析 | 第53-55页 |
4.4 IPA应用 | 第55-59页 |
4.4.1 满意度、引申重要性评价 | 第55-57页 |
4.4.2 IPA定位与服务质量评价 | 第57-59页 |
4.5 相关建议 | 第59-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2页 |
5.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62-63页 |
5.2.1 创新点 | 第62页 |
5.2.2 研究不足 | 第62-63页 |
5.3 后续研究方向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