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0-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GPS多路径与信噪比的关系 | 第13-21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GPS多路径效应 | 第13-17页 |
2.2.1 反射波引起的相位延迟 | 第13-14页 |
2.2.2 载波相位测量中的多路径误差 | 第14-15页 |
2.2.3 多路径环境效应与GPS天线设计 | 第15-17页 |
2.3 GPS信噪比观测值 | 第17-18页 |
2.4 GPS多路径与信噪比的相互关系 | 第18-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GPS信噪比用于潮位探测的基本原理 | 第21-34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GPS反射信号的特征 | 第21-29页 |
3.2.1 电磁波 | 第21-22页 |
3.2.2 电磁波的极化 | 第22-25页 |
3.2.3 电磁波的反射 | 第25-29页 |
3.3 GPS信噪比反演潮位变化的原理 | 第29-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GPS-MR技术探测潮位精度分析 | 第34-44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GPS-MR技术监测潮位变化算例分析 | 第34-41页 |
4.2.1 利用一天的数据进行实验分析 | 第34-38页 |
4.2.2 利用连续数据进行实验分析 | 第38-41页 |
4.3 GPS-MR技术监测湖面变化算例分析 | 第41-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GPS-MR技术获取区域平均海面的基本原理 | 第44-57页 |
5.1 引言 | 第44页 |
5.2 海洋潮汐理论及表示方法 | 第44-54页 |
5.2.1 引潮力、引潮力位与平衡潮 | 第44-47页 |
5.2.2 引潮力位的Laplace展开 | 第47-48页 |
5.2.3 引潮力位的调和展开 | 第48-51页 |
5.2.4 实际潮位表示 | 第51页 |
5.2.5 平均海水面的获取 | 第51-54页 |
5.3 GPS-MR技术获取区域平均海面算例分析 | 第54-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