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钛副族(ⅣB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一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改性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1-25页
    1.1 二氧化钛简介第11-14页
        1.1.1 锂电池基本原理和半导体光催化基本原理第11-13页
        1.1.2 二氧化钛晶体结构及相关应用第13-14页
    1.2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第14-17页
        1.2.1 电化学合成第14-16页
        1.2.2 化学模板合成法第16-17页
        1.2.3 碱液水热处理法第17页
    1.3 石墨烯简介第17-19页
        1.3.1 炭材料发展历程第17-18页
        1.3.2 石墨烯的结构第18-19页
    1.4 石墨烯的制备第19-22页
        1.4.1 机械剥离法第19页
        1.4.2 化学氧化还原法第19-20页
        1.4.3 金属衬底上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第20-21页
        1.4.4 碳化硅热解法第21-22页
    1.5 二氧化钛与碳材料的复合第22-23页
        1.5.1 水热法第22页
        1.5.2 光催化还原法第22-23页
        1.5.3 共热法第23页
    1.6 本文的构思及意义第23-25页
第2章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条件优化第25-36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第26-27页
        2.2.1 主要实验药品试剂第26页
        2.2.2 主要的实验仪器设备第26-27页
        2.2.3 反应装置第27页
    2.3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第27-28页
        2.3.1 超长钛酸盐纳米管的制备第27页
        2.3.2 超长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第27-28页
        2.3.3 二氧化钛纳米管束长度、直径的调控第28页
    2.4 形貌和晶型等的表征第28-29页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8页
        2.4.2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28-29页
        2.4.3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29页
        2.4.4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9页
        2.4.5 比表面积分析第29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29-35页
        2.5.1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XRD分析第29-30页
        2.5.2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结构分析第30-31页
        2.5.3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形貌分析第31-32页
        2.5.4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红外图谱分析第32-33页
        2.5.5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脱吸附曲线分析第33页
        2.5.6 水热反应条件对二氧化钛纳米管形貌的影响第33-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碳包覆超长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第36-53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实验药品试剂与实验仪器设备第36-38页
        3.2.1 主要的实验药品第36-37页
        3.2.2 主要的实验仪器第37-38页
    3.3 C/TIO2纳米管的制备第38-39页
        3.3.1 制备钛酸盐纳米管(Na-TiO)第38页
        3.3.2 制备氧化石墨烯(GO)第38页
        3.3.3 以聚乙二醇为碳源的C/TiO_2纳米管的制备第38-39页
        3.3.4 以氧化石墨烯为碳源的RGO/TiO_2纳米管的制备第39页
        3.3.5 纽扣电池的制作第39页
    3.4 表征和测试第39-40页
        3.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9页
        3.4.2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39页
        3.4.3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39页
        3.4.4 倍率性能测试第39-40页
        3.4.5 阻抗分析(EIS)第40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40-51页
        3.5.1 碳包覆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晶型分析(XRD)第40-41页
        3.5.2 碳包覆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形貌分析(TEM, SEM)第41-44页
        3.5.3 碳包覆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碳含量检测(EDS)第44-46页
        3.5.4 碳包覆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电化学储能性能检测第46-51页
    3.6 本章结论第51-53页
第4章 二氧化钛纳米针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第53-62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试验药药品与实验仪器第53-54页
        4.2.1 主要实验药品试剂第53-54页
        4.2.2 主要的实验仪器设备第54页
    4.3 超长二氧化钛纳米针的制备第54-55页
        4.3.1 超长钛酸盐纳米管的制备第54页
        4.3.2 二氧化钛纳米针的制备第54-55页
    4.4 表征和测试第55页
        4.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55页
        4.4.2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55页
        4.4.3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55页
        4.4.4 催化性能测试第55页
    4.6 结果与讨论第55-61页
        4.6.1 二氧化钛纳米针的晶型分析第55-57页
        4.6.2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形貌分析第57-59页
        4.6.3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等温吸脱附曲线分析第59-61页
    4.7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全文总结第62-64页
    5.1 结论第62-63页
    5.2 创新点第63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校园景观艺术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陇东文化在中医院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