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概述 | 第11-16页 |
2.1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定义 | 第11页 |
2.2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2.3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现存问题及其原因 | 第12-13页 |
2.3.1 格局雷同 | 第12-13页 |
2.3.2 设计单一 | 第13页 |
2.3.3 环境冷漠 | 第13页 |
2.3.4 文脉消散 | 第13页 |
2.4 大学生对高校校园景观的需求分析 | 第13-14页 |
2.5 高校校园景观艺术化设计的存在意义 | 第14-16页 |
第3章 高校校园景观艺术化设计原则及表达方法 | 第16-21页 |
3.1 高校校园景观艺术化设计原则 | 第16-18页 |
3.1.1 功能实用性原则 | 第16页 |
3.1.2 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 第16-17页 |
3.1.3 设计独特性原则 | 第17-18页 |
3.1.4 文化传承性原则 | 第18页 |
3.2 高校校园景观艺术化设计表达方法 | 第18-21页 |
3.2.1 夸张与变形 | 第18-19页 |
3.2.2 解构与重组 | 第19-20页 |
3.2.3 消失与再现 | 第20页 |
3.2.4 对比与融合 | 第20-21页 |
第4章 高校校园景观艺术化设计案例分析 | 第21-28页 |
4.1 本土的记忆:四川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景观设计 | 第21-23页 |
4.1.1 背景概况 | 第21页 |
4.1.2 艺术化设计分析 | 第21-23页 |
4.2 灵动的旋律:浙江音乐学院象山校区景观设计 | 第23-25页 |
4.2.1 背景概况 | 第23-24页 |
4.2.2 艺术化设计分析 | 第24-25页 |
4.3 教育的延伸:沈阳建筑大学景观设计 | 第25-28页 |
4.3.1 背景概况 | 第26页 |
4.3.2 艺术化设计分析 | 第26-28页 |
第5章 高校校园景观艺术化设计实际运用——以重庆物流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景观设计为例 | 第28-34页 |
5.1 背景与概况 | 第28页 |
5.2 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5.3 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 | 第29-30页 |
5.4 重庆物流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景观艺术化设计分析 | 第30-34页 |
5.4.1 校园景观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化设计 | 第31页 |
5.4.2 校园景观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艺术化设计 | 第31-32页 |
5.4.3 校园景观与教育思想相结合的艺术化设计 | 第32-34页 |
第6章 结语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