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可见光诱导酚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42页
    1.1 可见光催化研究简介第14-18页
        1.1.1 可见光催化研究的发展背景第14-15页
        1.1.2 常见可见光催化剂第15页
        1.1.3 可见光催化反应机理第15-18页
    1.2 酚类化合物的溴代反应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 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19-21页
    1.4 噁嗪(唑)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21-28页
    1.5 芳香类碳氢键的胺化反应研究进展第28-39页
        1.5.1 分子内芳香类碳氢键的胺化反应研究进展第30-32页
        1.5.2 分子间芳香类碳氢键的胺化反应研究进展第32-39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9-42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42-47页
    2.1 实验试剂第42-43页
    2.2 实验仪器第43-44页
    2.3 表征方法第44-47页
        2.3.1 核磁共振第44-45页
        2.3.2 质谱第45页
        2.3.3 电子顺磁共振第45-47页
第3章 可见光促进酚类衍生物的溴代反应第47-60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可见光促进酚类衍生物溴代反应的研究第48-54页
        3.2.1 反应条件优化第48-50页
        3.2.2 反应普适性研究第50-52页
        3.2.3 反应机理研究与讨论第52-54页
    3.3 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第54-59页
        3.3.1 反应底物的制备第54-57页
        3.3.2 光照溴代产物的制备与表征第57-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光化学和热化学促进的苯并呋喃化合物的合成第60-75页
    4.1 引言第60-61页
    4.2 可见光促进苯并呋喃的合成研究第61-63页
    4.3 热化学条件下合成苯并呋喃的研究第63-70页
        4.3.1 反应条件优化第64-65页
        4.3.2 反应普适性研究第65-69页
        4.3.3 反应机理研究与讨论第69-70页
    4.4 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第70-74页
        4.4.1 反应底物的制备第70-71页
        4.4.2 苯并呋喃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第71-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太阳光促进苯并噁嗪(唑)酮的合成第75-94页
    5.1 引言第75-76页
    5.2 太阳光促进合成苯并噁嗪(唑)酮的反应研究第76-85页
        5.2.1 反应条件优化第76-78页
        5.2.2 反应普适性研究第78-81页
        5.2.3 反应放大实验研究第81-83页
        5.2.4 反应机理研究与讨论第83-85页
    5.3 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第85-92页
        5.3.1 反应底物的制备第85-90页
        5.3.2 苯并噁嗪(唑)酮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第90-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6章 可见光诱导酚的直接脱氢偶联胺化反应第94-125页
    6.1 引言第94-95页
    6.2 可见光促进酚与杂环类二苯胺的CDC胺化反应研究第95-106页
        6.2.1 反应条件优化第95-97页
        6.2.2 反应普适性研究第97-100页
        6.2.3 反应机理研究与讨论第100-103页
        6.2.4 杂环类三苯胺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第103-106页
    6.3 可见光诱导酚与非环状二苯胺的胺化反应研究第106-124页
        6.3.1 反应条件优化第107-109页
        6.3.2 反应普适性研究第109-113页
        6.3.3 反应机理研究与讨论第113-117页
        6.3.4 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第117-124页
    6.4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结论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9页
附录 典型化合物的核磁谱图第139-14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9-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个人简历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判决理由模式研究
下一篇:认真对待少数人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