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1 碳酸二苯酯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氧化羰基化法合成DPC的催化剂 | 第13-15页 |
1.3 第一性原理在催化剂设计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18-22页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18页 |
2.2 仪器和设备 | 第18-19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9-20页 |
2.3.1 物相分析 | 第19页 |
2.3.2 比表面积分析 | 第19页 |
2.3.3 表面形貌分析 | 第19-20页 |
2.3.4 催化剂表面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 第20页 |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0-22页 |
第3章 氧化羰基化反应中载体的形貌效应 | 第22-50页 |
3.1 不同形貌铈锰氧化物载体及载钯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4页 |
3.1.1 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 | 第23页 |
3.1.2 铈锰氧化物的制备 | 第23-24页 |
3.1.3 载钯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页 |
3.2 不同形貌CeO_2及Mn_1Ce_3O的表征结果 | 第24-32页 |
3.2.1 不同形貌CeO_2及Mn_1Ce_3O的物相分析 | 第24-25页 |
3.2.2 不同形貌CeO_2及Mn_1Ce_3O的形貌分析 | 第25-26页 |
3.2.3 不同形貌CeO_2及Mn_1Ce_3O的表面组成及价态分析 | 第26-30页 |
3.2.4 不同形貌CeO_2及MnO_x-CeO_2催化剂的Raman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3.3 不同形貌载钯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第32-37页 |
3.3.1 不同载钯催化剂的形貌分析 | 第32页 |
3.3.2 不同形貌载Pd催化剂表面组成及价态分析 | 第32-37页 |
3.4 不同Mn添加量对Pd/MnO_x-CeO_2催化剂的影响 | 第37-42页 |
3.4.1 不同Mn添加量的Pd/MnO_x-CeO_2催化剂的物相分析 | 第37-38页 |
3.4.2 不同Mn含量的钯型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及价态分析 | 第38-42页 |
3.5 不同形貌MnO_x-CeO_2材料的模拟分析 | 第42-47页 |
3.5.1 CeO_2理论模型 | 第42-43页 |
3.5.2 计算方法 | 第43页 |
3.5.3 Mn离子掺杂对CeO_2晶胞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4 (111)晶面和(100)晶面的计算结果 | 第44-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4章 分散剂对Pd物种及载钯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0-64页 |
4.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页 |
4.1.1 沉淀法 | 第51页 |
4.1.2 还原-浸渍法 | 第51页 |
4.2 催化剂的表征及活性评价 | 第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2页 |
4.3.1 Pd/Pb-OMS-2 载体的物相分析 | 第51-52页 |
4.3.2 Pd/Pb-OMS-2 的形貌及表面物种分析 | 第52-56页 |
4.3.3 Pd/Pb-OMS-2 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及价态分析 | 第56-58页 |
4.3.4 催化剂在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中的催化表现 | 第58-59页 |
4.3.5 分散剂的添加对催化活性的增强效应 | 第59-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页 |
5.2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