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的民族融合及其影响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8-16页 |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辽代民族融合的社会背景 | 第16-27页 |
| 第一节 辽的建立及其对外征战 | 第16-22页 |
| 一、建国前契丹族的早期活动 | 第16-18页 |
| 二、阿保机建国与北部边疆的统一 | 第18-20页 |
| 三、南略中原 | 第20-22页 |
| 第二节 辽代的移民政策与民族迁徙 | 第22-27页 |
| 一、汉人(中原人口)北上 | 第23-25页 |
| 二、契丹、渤海等人南下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辽代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 | 第27-45页 |
| 第一节 政治制度的融合 | 第27-31页 |
| 一、政治上吸收中原封建制度文化 | 第28-30页 |
| 二、政治上汉人的契丹化 | 第30-31页 |
| 第二节 生产方式的融合 | 第31-35页 |
| 一、畜牧、渔猎业的融合 | 第32-33页 |
| 二、农业生产的融合 | 第33-35页 |
| 第三节 生活方式的融合 | 第35-40页 |
| 一、服饰的融合 | 第35-36页 |
| 二、饮食的融合 | 第36-37页 |
| 三、居住方式的融合 | 第37-39页 |
| 四、婚姻习俗的融合 | 第39-40页 |
| 第四节 思想文化观念的融合 | 第40-45页 |
| 一、礼仪道德观念的融合 | 第40-42页 |
| 二、宗教信仰观念的融合 | 第42-45页 |
| 第三章 辽代民族融合的影响 | 第45-55页 |
| 第一节 辽代民族融合对辽代的影响 | 第45-50页 |
| 一、生产力水平提高 | 第45-47页 |
| 二、文化水平提高 | 第47-49页 |
| 三、传统文化渐失 | 第49-50页 |
| 第二节 辽代民族融合进程中的多元一体化趋势 | 第50-55页 |
| 一、辽代“中国观”的扩大 | 第50-52页 |
| 二、辽代“正统观”的形成 | 第52-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