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石墨烯材料 | 第10-16页 |
1.2.1 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能 | 第10-12页 |
1.2.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1.2.3 石墨烯的应用 | 第14-16页 |
1.3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 | 第16-19页 |
1.3.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1.3.2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 第17-18页 |
1.3.3 石墨烯锂电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4 静电植绒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4.1 静电植绒简介 | 第19-20页 |
1.4.2 静电植绒在锂电池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及电化学测试分析方法 | 第23-30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第23-25页 |
2.2.1 药品及试剂 | 第23-24页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4-25页 |
2.3 材料结构表征手段 | 第25-26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技术 | 第25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技术 | 第25页 |
2.3.3 X-射线衍射(XRD) | 第25-26页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26页 |
2.3.5 拉曼光谱(Raman) | 第26页 |
2.4 锂离子电池的组装 | 第26-28页 |
2.4.1 电极的制备 | 第26-27页 |
2.4.2 电池的组装 | 第27-28页 |
2.5 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第28-30页 |
2.5.1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28页 |
2.5.2 循环伏安法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0-36页 |
3.2.1 石墨烯的制备 | 第30-34页 |
3.2.2 石墨烯制备过程工艺研究 | 第34-36页 |
3.3 石墨烯的结构与形貌 | 第36-41页 |
3.3.1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6-37页 |
3.3.2 原子力显微结构分析(AFM) | 第37-38页 |
3.3.3 X射线衍射图谱(XRD) | 第38页 |
3.3.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8-39页 |
3.3.5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静电植绒法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42-52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制作 | 第42-45页 |
4.2.1 涂层法 | 第42-43页 |
4.2.2 静电植绒法 | 第43-4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4.3.1 静电植绒工艺特点研究 | 第45-46页 |
4.3.2 静电植绒电极片SEM分析 | 第46-47页 |
4.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7-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冷冻干燥法多孔石墨烯的静电植绒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2-65页 |
5.1 引言 | 第52-5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5.2.1 冷冻干燥技术及组成部分 | 第53页 |
5.2.2 冷冻干燥多孔石墨烯的静电植绒法制备 | 第53-55页 |
5.2.3 冷冻干燥多孔石墨烯的表征 | 第55-5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5.3.1 冷冻干燥多孔石墨烯的微观结构 | 第56-60页 |
5.3.2 冷冻干燥多孔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0-62页 |
5.3.3 冷冻干燥多孔石墨烯的储锂机理分析 | 第62-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5-67页 |
6.2.1 不足 | 第65-66页 |
6.2.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