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适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禁令制度的一般规定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11-15页 |
一、制度的起源 | 第11-12页 |
二、法理基础及法律性质 | 第12-15页 |
第二节 我国诉前禁令的适用情况 | 第15-18页 |
一、相关的法律规定 | 第15-16页 |
二、适用现状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合理禁令的要素 | 第18-21页 |
一、人民法院的态度 | 第18-19页 |
二、被申请人的参与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禁令适用条件 | 第21-29页 |
第一节 对诉前禁令的审查 | 第21-23页 |
一、证明权利人的主体资格 | 第21页 |
二、主体正当合法 | 第21-22页 |
三、证明并提交侵权初步证据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诉前禁令的适用审查 | 第23-26页 |
一、申请人能胜诉 | 第24页 |
二、难以弥补损害的理解 | 第24-26页 |
三、侵权行为即将发生的认定 | 第26页 |
第三节 适用诉前禁令错误的赔偿责任 | 第26-29页 |
一、赔偿情形 | 第27页 |
二、赔偿方式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国外诉前禁令制度的分析 | 第29-34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诉前禁令制度 | 第29-30页 |
一、德国 | 第29页 |
二、日本 | 第29-30页 |
三、法国 | 第30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诉前禁令制度 | 第30-32页 |
一、英国 | 第30-31页 |
二、美国 | 第31-32页 |
第三节 TRIPS协议的相关规定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与我国其他临时措施的比较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42页 |
第一节 与我国其他临时措施的比较 | 第34-37页 |
一、与财产保全制度 | 第34-36页 |
二、与先予执行制度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我国在适用禁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一、受理流程不具体 | 第38页 |
二、申请人不明确 | 第38-39页 |
三、担保金额不确定 | 第39页 |
四、复议程序形同虚设 | 第39-40页 |
五、没有实质条件的审查标准 | 第40-41页 |
六、作出决定时间规定不现实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我国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适用的思考 | 第42-50页 |
第一节 实体问题的完善 | 第42-45页 |
一、重视当事人的权利。 | 第42-44页 |
二、适当采纳反担保 | 第44页 |
三、明确适用错误的赔偿责任 | 第44-45页 |
第二节 程序问题的完善 | 第45-50页 |
一、保障被申请人的辩论权 | 第46-47页 |
二、规范和解及复议程序 | 第47-48页 |
三、其他问题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