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改良论文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8页
        1.2.1 生物炭的基本特性第13页
        1.2.2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3-14页
        1.2.3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第14-16页
        1.2.4 生物炭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第16-18页
    1.3 研究目的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页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第19-2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2页
        2.1.1 实验区概况第19-20页
        2.1.2 供试材料第20-21页
        2.1.3 试验设计第21页
        2.1.4 样品采集第21页
        2.1.5 水稳定性团聚体分级第21页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1-22页
    2.2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不同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的影响第22-24页
    2.3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24-25页
    2.4 讨论第25-27页
    2.5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有机碳及氮素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第28-3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3.1.1 实验区概况第28页
        3.1.2 供试材料第28页
        3.1.3 试验设计第28页
        3.1.4 样品采集第28页
        3.1.5 有机碳及全氮的测定第28页
        3.1.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8-29页
    3.2 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第29-33页
        3.2.1 生物炭对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29-31页
        3.2.2 生物炭对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养分贡献的影响第31-33页
    3.3 生物炭对土壤全氮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第33-36页
        3.3.1 生物炭对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全氮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3.3.2 生物炭对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养分贡献率的影响第34-36页
    3.4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各粒级团聚体碳氮比的影响第36-37页
    3.5 讨论第37-38页
    3.6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第39-4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4.1.1 实验区概况第39页
        4.1.2 供试材料第39页
        4.1.3 试验设计第39页
        4.1.4 样品采集第39页
        4.1.5 各活性有机碳组分的测定第39-40页
    4.2 生物炭施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4.3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第41-46页
        4.3.1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41-43页
        4.3.2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4.3.3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44-46页
    4.4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配的影响第46页
    4.5 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组分与总有机碳之间的相关关系第46-47页
    4.6 讨论第47-48页
    4.7 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49-51页
    5.1 主要结论第49-50页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中层干部形象建设研究
下一篇:新媒体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以山西部分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