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苏州T镇拆迁事件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本选题的研究思路第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相关概念第16-20页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涵义及其特点第16-17页
  (一) 突发性和紧迫性第16页
  (二) 破坏性第16-17页
  (三) 波及范围的广阔性第17页
  (四) 舆论的关注性第17页
 二、地方政府的概念阐释第17-18页
 三、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理论第18-20页
  (一) 委托代理模型第18页
  (二) 危机管理4R 模式第18-19页
  (三) 社会冲突理论第19-20页
第二章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分析第20-32页
 一、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意识现状分析第20-21页
  (一) 现阶段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理念上的进步第20页
  (二) 当前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意识上的不足第20-21页
 二、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法制现状分析第21页
  (一)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简况第21页
  (二) 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评价第21页
 三、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现状分析第21-22页
  (一) 传统地方政府的应急响应机制第21-22页
  (二) 传统应急响应机制的不足第22页
 四、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系统现状分析第22-25页
  (一) 当前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系统建设中取得的进展第23页
  (二)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沟通中仍然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五、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救助系统现状分析第25-27页
  (一) 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保障不力第25-26页
  (二) 突发公共事件救助主体单一第26页
  (三) 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财政资金不充裕、地区间不平衡第26页
  (四) 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第26-27页
 六、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与非政府组织互动现状分析第27-32页
  (一) 地方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必要性第27-29页
  (二)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现状第29-32页
第三章 国外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经验借鉴第32-39页
 一、俄罗斯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第32-33页
 二、美国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第33-36页
 三、日本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第36-37页
 四、国外经验对我国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启示第37-39页
第四章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证研究——以苏州T 镇拆迁事件为例第39-46页
 一、事件的经过第39-42页
 二、事件爆发根源分析第42-43页
  (一) 直接原因第42页
  (二) 间接原因第42-43页
  (三) 根本原因第43页
 三、苏州地方政府应对事件的成功经验第43-44页
  (一) 应急机制启动及时第43页
  (二) 重视网络舆论引导第43页
  (三) 重视发挥社区作用第43-44页
  (四) 认真研究群众诉求,善后措施富有针对性第44页
 四、苏州地方政府处置事件中暴露的不足和缺陷第44-46页
  (一) 危机意识不强,信息收集、社会预警监控机制不健全第44页
  (二) 领导干部职责失位,警力武力使用失当第44-45页
  (三) 官方信息发布缺失,信息公开渠道不完善第45-46页
第五章 全面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具体策略第46-57页
 一、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第46-47页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意识第46-47页
  (二)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防为主的理念第47页
 二、提高地方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发应急处置能力第47-49页
  (一) 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第47-48页
  (二) 制定周密及时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方案第48-49页
  (三) 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善后和经验总结第49页
 三、健全规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服务体系第49-51页
  (一) 基于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信息的安全共享第49-50页
  (二) 逐步放松对媒体的管制、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第50页
  (三) 健全各地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第50-51页
  (四) 积极科学引导网络舆论第51页
 四、建立完善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保障救助策略第51-55页
  (一) 合理构建应急资源保障策略第51-53页
  (二) 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急救助网络体系第53-54页
  (三) 建立完善的应急财政保障体系第54-55页
 五、重视与非政府组织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合作第55-56页
  (一) 政府转变观念,主动授权第55页
  (二) 明确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角色定位第55-56页
  (三) 推进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社会认同第56页
 六、加强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训练和教育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大众传媒对草根慈善组织发展的作用--以广州乐助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