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0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消费 | 第13页 |
(二)财富效应 | 第13页 |
(三)房地产财富效应 | 第13-14页 |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18-20页 |
(一)主要创新点 | 第18页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30页 |
一、现代消费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在中国的应用 | 第20-25页 |
(一)现代消费理论发展回顾 | 第20-23页 |
(二)消费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 第23-25页 |
二、国内外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成果 | 第25-28页 |
(一)国外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 | 第25-27页 |
(二)国内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 | 第27-28页 |
三、实证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汇总 | 第28-29页 |
四、简要评述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 | 第30-43页 |
一、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研究历程 | 第30-32页 |
(一)以不确定条件下消费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 第30-31页 |
(二)以行为消费理论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 第31页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第31-32页 |
(四)简要评析 | 第32页 |
二、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特点 | 第32-37页 |
(一)居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 第33页 |
(二)房价波动受调控影响较大 | 第33-35页 |
(三)大城市二手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发展潜力大 | 第35-36页 |
(四)房地产金融体系不完善 | 第36-37页 |
三、中国消费者行为特点 | 第37-38页 |
(一)预防性储蓄动机强烈 | 第37页 |
(二)流动性约束制约了居民消费 | 第37页 |
(三)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和“短视”性 | 第37-38页 |
(四)户籍制度造成的消费不平等 | 第38页 |
四、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 | 第38-42页 |
(一)主效应 | 第38-39页 |
(二)副效应 | 第39-41页 |
(三)二级体系作用分析 | 第41-42页 |
五、有关中国房地产财富财富效应的四个推论 | 第42-43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43页 |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实证分析 | 第43-58页 |
一、房价波动与消费关系 | 第43-48页 |
(一)中国居民消费的基本状况 | 第43-46页 |
(二)房价波动与消费变动关系 | 第46-48页 |
二、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存在性检验 | 第48-51页 |
(一)数据来源及特征 | 第48-49页 |
(二)最优估计模型选择 | 第49-50页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三、房地产财富效应影响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51-56页 |
(一)数据来源及特征 | 第51-52页 |
(二)房地产价格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第52-54页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四、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长期和短期综合分析 | 第56-57页 |
(一)消费总量 | 第56页 |
(二)消费结构 | 第56页 |
(三)综合分析 | 第56-57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房地产财富效应城市差异性分析 | 第58-70页 |
一、房地产财富效应区域差异性相关研究 | 第58页 |
二、不同级别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特点 | 第58-60页 |
(一)一线城市价格远高于二、三线城市 | 第58-59页 |
(二)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 第59-60页 |
(三)一线城市成交量占比减少 | 第60页 |
三、城市聚类分析 | 第60-64页 |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 第61页 |
(二)聚类分析结果 | 第61-64页 |
四、房地产财富效应城市差异性实证检验 | 第64-67页 |
(一)数据选择及来源 | 第64-65页 |
(二)单位根检验 | 第65页 |
(三)检验结果 | 第65-67页 |
五、房地产财富效应城市差异性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一)大部分城市不存在显著的房地产财富效应 | 第67页 |
(二)城市规模越大差异越明显 | 第67-68页 |
(三)消费习惯的影响 | 第68页 |
(四)差异性总结 | 第68-69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房地产财富效应微观检验 | 第70-85页 |
一、相关研究回顾和数据库介绍 | 第70页 |
二、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 | 第70-74页 |
(一)变量选择 | 第70-73页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第73-74页 |
三、总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 | 第74-77页 |
(一)检验结果 | 第74-76页 |
(二)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四、分类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 | 第77-82页 |
(一)实证检验结果 | 第77-81页 |
(二)结果分析 | 第81-82页 |
五、综合分析 | 第82-83页 |
(一)推论3验证 | 第82-83页 |
(二)推论4的验证 | 第83页 |
(三)传导机制的验证 | 第83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七章 研究总结和政策建议 | 第85-94页 |
一、论文主要结论 | 第85-90页 |
(一)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二级传导机制体系的构架 | 第85页 |
(二)对四个推论的验证 | 第85-87页 |
(三)几个传导机制的检验 | 第87-89页 |
(四)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作用 | 第89页 |
(五)总结 | 第89-90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90-92页 |
(一)完善房地产市场相关建设 | 第90-91页 |
(二)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 第91-92页 |
(三)完善房产税、遗产税等相关税收制度建设 | 第92页 |
(四)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 第92页 |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1页 |
附表1 2002 年第一季度-2016 年第四季度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 第101-104页 |
附表2 2005 年第一季度-2016 年第三季度居民分类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 第104-106页 |
附表3 2005 年第三季度-2012 年第四季度北京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 第106-108页 |
附表4 2005 年第三季度-2012 年第四季度上海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 第108-110页 |
附表5 2007 年第三季度-2016 年第三季度南京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 第110-112页 |
附表6 2005 年第三季度-2016 年第四季度宁波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 第112-114页 |
附表7 2006 年第三季度-2014 年第二季度福州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 第114-116页 |
附表8 2006 年第三季度-2014 年第四季度西宁居民消费、收入和商品房价格 | 第116-118页 |
附表9 房屋增值对一般性消费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附表10 房屋增值对服装消费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附表11 房屋增值对耐用消费品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附表12 房屋增值对奢侈品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附表13 房屋增值对教育消费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附表14 房屋增值对交通消费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附表15 房屋增值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附表16 房屋增值对保健消费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附录1 差值法Matlab程序 | 第126-127页 |
后记 | 第127-128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