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勤上光电IPO审计失败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启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9-10页
        1.2.1 研究方法第9页
        1.2.2 研究内容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1.3.1 财务造假研究现状第10页
        1.3.2 审计失败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3 审计风险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2章 IPO审计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第13-16页
    2.1 IPO审计的相关理论第13页
        2.1.1 IPO的定义第13页
        2.1.2 IPO审计的特点第13页
    2.2 审计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第13-16页
        2.2.1 审计风险控制的含义第13-14页
        2.2.2 审计风险模型第14-16页
第3章 PC所对勤上光电IPO审计失败的案例回顾第16-22页
    3.1 勤上光电IPO造假案回顾第16-20页
        3.1.1 国内大客户更换频繁第16-17页
        3.1.2 与客户公司输送利润,虚增业绩第17页
        3.1.3 伪造财务报表第17-18页
        3.1.4 员工变为客户股东第18-19页
        3.1.5 签约对赌协议第19-20页
    3.2 PC所对勤上光电IPO的审计失败第20-22页
第4章 PC所对勤上光电IPO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第22-27页
    4.1 从业务承接阶段分析失败原因第22-23页
    4.2 从审计执行阶段分析失败原因第23-24页
    4.3 从审计完成阶段分析失败原因第24-25页
    4.4 PC所审计风险控制体系失效的原因第25-27页
        4.4.1 PC所的迅速扩张导致风险失控第25页
        4.4.2 审计风险管理体系未发挥效果第25页
        4.4.3 未严格实施审计程序第25-27页
第5章 对PC所审计风险控制的建议第27-33页
    5.1 建立全新的审计风险控制体系第27-31页
        5.1.1 业务承接阶段第29页
        5.1.2 审计计划阶段第29-30页
        5.1.3 审计实施阶段第30页
        5.1.4 审计报告阶段第30-31页
    5.2 建立员工管理系统第31页
    5.3 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第31-32页
    5.4 提升审计人员的执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怀疑态度第32-33页
第6章 结论与启示第33-36页
    6.1 结论第33页
    6.2 启示第33-36页
        6.2.1 对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启示第33-34页
        6.2.2 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启示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后记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良鼻锥体下翻额正中进路与鼻内镜下进路在前颅底肿瘤切除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