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1.2.1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2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尺度效应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3 土壤信息三维可视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2.4 土壤特性三维空间分布模拟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1-2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3-27页 |
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27-39页 |
2.1 经典统计学方法 | 第27-30页 |
2.1.1 概率统计 | 第27-28页 |
2.1.2 非参数检验 | 第28页 |
2.1.3 相关分析 | 第28-29页 |
2.1.4 回归分析 | 第29页 |
2.1.5 方差分析 | 第29-30页 |
2.2 地统计学方法 | 第30-39页 |
2.2.1 区域化变量理论 | 第30页 |
2.2.2 半方差函数及理论模型 | 第30-33页 |
2.2.3 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最优性的检验方法 | 第33-35页 |
2.2.4 半方差函数的套合结构 | 第35页 |
2.2.5 克里格插值方法 | 第35-36页 |
2.2.6 三维空间插值方法 | 第36-39页 |
3 研究区概况 | 第39-45页 |
3.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39-40页 |
3.2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 第40-41页 |
3.3 土地资源 | 第41-43页 |
3.4 农业生产概况 | 第43-45页 |
4 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研究 | 第45-61页 |
4.1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45-46页 |
4.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4.3 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 | 第47-58页 |
4.3.1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基本统计特征 | 第47-48页 |
4.3.2 土壤有机质的空间结构分析 | 第48-51页 |
4.3.3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51-52页 |
4.3.4 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5 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及套合研究 | 第61-79页 |
5.1 尺度划分 | 第61-62页 |
5.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62-63页 |
5.3 土壤有机质空间尺度效应及套合分析 | 第63-77页 |
5.3.1 不同尺度土壤有机质样本数据统计特征 | 第63-64页 |
5.3.2 不同尺度土壤有机质的空间结构分析 | 第64-67页 |
5.3.3 土壤有机质空间结构的多尺度套合及精度检验 | 第67-72页 |
5.3.4 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尺度下的套合分析 | 第72-76页 |
5.3.5 不同尺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6 不同尺度土壤全氮空间变异研究 | 第79-93页 |
6.1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79-80页 |
6.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80-81页 |
6.3 不同尺度土壤全氮空间变异特征 | 第81-90页 |
6.3.1 研究区土壤全氮含量总体水平 | 第81页 |
6.3.2 土壤全氮随空间尺度的变异性 | 第81-84页 |
6.3.3 土壤全氮变异性与样本量的统计 | 第84-85页 |
6.3.4 不同地貌类型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第85-87页 |
6.3.5 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87-89页 |
6.3.6 土壤全氮空间插值精度评价 | 第89-9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0-93页 |
7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三维空间分布模拟 | 第93-113页 |
7.1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94页 |
7.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94-95页 |
7.3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三维空间分布特征 | 第95-111页 |
7.3.1 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基本统计特征 | 第95-96页 |
7.3.2 半方差函数结构分析 | 第96-97页 |
7.3.3 参考点数范围对三维克里格插值的影响 | 第97-98页 |
7.3.4 幂次和参考点数对三维反距离加权插值的影响 | 第98-101页 |
7.3.5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三维空间插值结果分析 | 第101-108页 |
7.3.6 三维克里格插值、反距离加权插值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第108-109页 |
7.3.7 预测精度分析 | 第109-111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7页 |
8.1 结论 | 第113-114页 |
8.2 创新点 | 第114-115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30页 |
作者简历 | 第130-13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