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0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钨锡矿床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包裹体在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1.2.3 雪宝顶矿床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18-20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0-25页 |
2.1 地层 | 第20页 |
2.2 构造 | 第20-23页 |
2.3 岩浆岩 | 第23-24页 |
2.4 区域矿产 | 第24-25页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5-28页 |
3.1 地层 | 第25-26页 |
3.2 构造 | 第26页 |
3.3 岩浆岩 | 第26-28页 |
第4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8-34页 |
4.1 矿体特征 | 第28-29页 |
4.2 矿石特征 | 第29-32页 |
4.2.1 矿石结构 | 第29页 |
4.2.2 矿石构造 | 第29页 |
4.2.3 矿石物质成分 | 第29-32页 |
4.3 围岩蚀变 | 第32页 |
4.4 矿体分带 | 第32-34页 |
第5章 包裹体特征 | 第34-56页 |
5.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5.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第35-37页 |
5.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特征 | 第37-45页 |
5.3.1 气液H_2O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37-38页 |
5.3.2 CO_2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38-41页 |
5.3.3 CO_2-H_2O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41-45页 |
5.4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第45-47页 |
5.5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计算 | 第47-53页 |
5.5.1 CO_2-H_2O包裹体热力学参数计算 | 第47-49页 |
5.5.2 气液H_2O包裹体和CO_2包裹体联合测压法 | 第49-53页 |
5.6 同位素分析 | 第53-56页 |
5.6.1 C、O同位素 | 第53-54页 |
5.6.2 Ar-Ar同位素 | 第54-56页 |
第6章 包裹体研究意义 | 第56-59页 |
6.1 成矿流体来源 | 第56页 |
6.2 流体不混溶作用与成矿 | 第56-58页 |
6.2.1 流体不混溶作用 | 第56-57页 |
6.2.2 流体不混溶的包裹体证据 | 第57-58页 |
6.2.3 流体不混溶的意义 | 第58页 |
6.3 成矿过程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