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备自投装置的发展和原理 | 第9-14页 |
1.2.1 备自投装置的产生和发展 | 第9-10页 |
1.2.2 备自投装置的基本原理 | 第10-14页 |
1.3 备自投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东莞变电站 10KV备自投运行情况 | 第16-23页 |
2.1 东莞变电站主接线情况 | 第16-19页 |
2.1.1 东莞电网结构特点 | 第16-17页 |
2.1.2 变电站接线方式 | 第17-18页 |
2.1.3 电力网络分析 | 第18-19页 |
2.2 东莞变电站 10KV备自制配置情况 | 第19-21页 |
2.2.1 10k V备自投装置接线方式 | 第19-20页 |
2.2.2 10k V备自投装置类型 | 第20-21页 |
2.3 东莞变电站 10KV备自投动作历史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东莞变电站 10KV备自投不正确动作事件分析 | 第23-36页 |
3.1 无压误闭锁 | 第23-26页 |
3.1.1 事件简介 | 第23-24页 |
3.1.2 过程分析 | 第24-26页 |
3.1.3 提出问题 | 第26页 |
3.2 电流过大误闭锁 | 第26-29页 |
3.2.1 事件简介 | 第26-27页 |
3.2.2 过程分析 | 第27-28页 |
3.2.3 提出问题 | 第28-29页 |
3.3 接入顺序错误误动作 | 第29-32页 |
3.3.1 事件简介 | 第29页 |
3.3.2 过程分析 | 第29-31页 |
3.3.3 提出问题 | 第31-32页 |
3.4 定值整定不合理误动作 | 第32-35页 |
3.4.1 事件简介 | 第32页 |
3.4.2 过程分析 | 第32-35页 |
3.4.3 提出问题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备自投正确动作改进策略 | 第36-48页 |
4.1 无压闭锁备自投判别方式的改进 | 第36-38页 |
4.2 备自投装置负荷均分方式的改进 | 第38-41页 |
4.3 备自投装置二次回路标准化的设计 | 第41-44页 |
4.4 备自投定值整定原则的设计 | 第44-45页 |
4.4.1 一般原则要求 | 第44-45页 |
4.4.2 与相关设备配合的定值整定原则 | 第45页 |
4.5 备自投装置动作正确性校验 | 第45-47页 |
4.5.1 备自投带工作电压整组传动试验 | 第46页 |
4.5.2 风险及预控措施 | 第46-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件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