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仿人机器人快速动态作业平衡算法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致谢第18-19页
1 绪论第19-3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9-20页
    1.2 仿人机器人研究概况第20-28页
        1.2.1 早稻田大学机器人研究第21-23页
        1.2.2 本田公司仿人机器人研究第23-24页
        1.2.3 AIST仿人机器人项目(HRP)第24-26页
        1.2.4 KAIST仿人机器人研究第26-27页
        1.2.5 国内仿人机器人研究现状第27-28页
    1.3 仿人机器人运动平衡控制综述第28-36页
        1.3.1 ZMP平衡控制第29-30页
        1.3.2 被动稳定行走第30-32页
        1.3.3 足类生物运动启发步态第32-33页
        1.3.4 动作捕获运动生成方法第33-34页
        1.3.5 动量平衡控制方法第34-35页
        1.3.6 虚拟模型控制方法第35-36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第36-37页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37-39页
2 预备知识第39-61页
    2.1 引言第39页
    2.2 仿人机器人指数积模型第39-46页
        2.2.1 仿人机器人数据结构第39-40页
        2.2.2 仿人机器人指数积模型第40-45页
        2.2.3 机器人雅克比矩阵第45-46页
    2.3 仿人机器人全身动量模型第46-52页
        2.3.1 仿人机器人坐标系及参数定义第47-48页
        2.3.2 末端运动与本体和关节运动的变换第48-49页
        2.3.3 仿人机器人全身动量模型第49-50页
        2.3.4 连杆链惯性矩阵计算第50-52页
    2.4 分解动量控制算法第52-54页
    2.5 ZMP稳定性理论第54-59页
        2.5.1 ZMP基本概念第54-56页
        2.5.2 ZMP三种计算方法第56-59页
    2.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3 仿人机器人快速动态作业与冲击动力学稳定分析第61-75页
    3.1 引言第61页
    3.2 仿人机器人双臂模型及其运动参数第61-62页
    3.3 手臂快速动态作业过程轨迹分析第62-71页
        3.3.1 作业运动规划第63-67页
        3.3.2 作业运动笛卡尔空间轨迹分析第67-68页
        3.3.3 作业运动关节空间轨迹分析第68-71页
    3.4 快速动态作业冲击稳定结果对比与分析第71-74页
        3.4.1 不同作业速度六维冲击力和力矩对比分析第71-73页
        3.4.2 不同作业速度ZMP稳定性对比分析第73-74页
        3.4.3 快速动态作业运动的本质第74页
    3.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4 基于分解动量的手臂快速运动实时平衡方法研究第75-92页
    4.1 引言第75-76页
    4.2 仿人机器人双臂动量计算第76页
    4.3 作业臂运动末端速度表示第76-77页
    4.4 两维分解动量平衡控制算法第77-78页
        4.4.1 维度选择成功方案第77-78页
        4.4.2 维度选择失败方案第78页
    4.5 两维分解动量算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8-90页
        4.5.1 实验说明第78-79页
        4.5.2 成功案例第79-84页
        4.5.3 失败案例第84-88页
        4.5.4 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对比讨论第88页
        4.5.5 机器人与人类双臂运动平衡相似性第88-90页
    4.6 成功案例算法实时性能测试结果第90页
    4.7 成功案例算法普适性测试结果与讨论第90-91页
    4.8 本章小结第91-92页
5 分解动量算法辅助臂关节超速和奇异性本质研究第92-113页
    5.1 引言第92页
    5.2 惯性矩阵物理解释第92-96页
    5.3 惯性矩阵与分解动量算法辅助臂超速粗略关系第96-98页
    5.4 分解动量算法辅助臂关节超速现象第98-105页
        5.4.1 三维分解动量辅助臂关节超速现象第98-101页
        5.4.2 四维分解动量辅助臂关节超速现象第101-104页
        5.4.3 辅助臂关节超速现象总结第104-105页
    5.5 分解动量算法超速现象奇异性本质第105-111页
        5.5.1 两维分解动量算法成功案例中矩阵广义逆特征值奇异性分析第105-106页
        5.5.2 两维分解动量算法失败案例中矩阵广义逆特征值奇异性分析第106-108页
        5.5.3 三维分解动量算法中矩阵广义逆特征值奇异性第108-110页
        5.5.4 四维分解动量算法中矩阵广义逆特征值奇异性第110-111页
    5.6 辅助臂超速现象与奇异性关系总结第111-112页
    5.7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6 基于动量变化率约束的手臂快速运动准实时平衡方法研究第113-130页
    6.1 引言第113-114页
    6.2 全面平衡稳定与六维动量变化率约束第114-119页
        6.2.1 动量变化率竖直分量约束第115-116页
        6.2.2 动量变化率倾倒分量约束第116-117页
        6.2.3 动量变化率平移滑动约束第117-118页
        6.2.4 动量变化率转动滑动约束第118-119页
    6.3 六维动量变化率约束不等式组第119-120页
    6.4 动量变化率约束公式离散化和最优化求解第120-122页
    6.5 辅助臂关节运动约束第122页
    6.6 算法实时性能测试结果第122页
    6.7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122-127页
        6.7.1 六维动量变化率约束控制结果第124-125页
        6.7.2 臂关节角速度曲线第125-126页
        6.7.3 双臂关节角度曲线第126页
        6.7.4 六维动量变化率约束ZMP稳定性对比结果第126-127页
    6.8 算法普适性测试结果与讨论第127-128页
    6.9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30-133页
    7.1 总结第130-131页
    7.2 展望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5页
作者简历第145页
    学习经历第1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技术投资和高科技企业创新过程实证研究
下一篇:水井钻探及成井工艺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