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铁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铁路运输经济论文--铁路成本、运价、票价论文

高速铁路票价动态优化方法的研究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6-34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6-18页
        1.1.1 选题背景第16-17页
        1.1.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9页
        1.2.1 收益管理动态定价应用现状第18-21页
        1.2.2 收益管理动态定价研究现状第21-26页
        1.2.3 差异化定价问题研究现状第26-28页
        1.2.4 既有研究的不足第28-2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4页
        1.3.1 研究内容第29-31页
        1.3.2 论文结构第31-34页
2 高速铁路票价动态优化问题理论框架第34-46页
    2.1 高速铁路票价动态优化问题描述第34-37页
    2.2 高速铁路票价动态优化问题理论分析第37-42页
        2.2.1 供给分析第37-39页
        2.2.2 需求分析第39-40页
        2.2.3 供需匹配关系分析第40-42页
    2.3 高速铁路票价动态优化问题形式化模型构建第42-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3 单列车的动态票价问题研究第46-64页
    3.1 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特性分析第46-51页
        3.1.1 铁路与航空的区别第46-50页
        3.1.2 我国铁路与其他国家铁路的区别第50-51页
    3.2 基于旅客购票规律的调价时刻确定方法第51-56页
    3.3 单列车动态票价建模与求解第56-60页
        3.3.1 模型假设第56页
        3.3.2 模型构建与求解第56-58页
        3.3.3 需求的价格弹性计算与分析第58-60页
    3.4 实证分析第60-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4 多列车的差异化票价问题研究第64-96页
    4.1 多列车的差异化票价问题描述第64页
    4.2 给定票价下多列车间的需求分布研究第64-79页
        4.2.1 需求分布的服务网络构建第65-68页
        4.2.2 网络均衡状态的数学形式表达第68页
        4.2.3 基于旅客选择行为的广义成本计算第68-72页
        4.2.4 多列车间的需求分布问题建模第72-74页
        4.2.5 多列车间的需求分布问题算法设计第74-79页
    4.3 多列车差异化票价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构建第79-81页
    4.4 多列车的差异化票价问题求解算法设计第81-87页
        4.4.1 需求分布结果对票价变化的灵敏度分析第81-86页
        4.4.2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多列车差异化票价问题算法设计第86-87页
    4.5 实证分析第87-94页
        4.5.1 案例介绍及数据准备第87-91页
        4.5.2 计算结果分析第91-94页
    4.6 本章小结第94-96页
5 多列车的差异化、动态票价问题研究第96-116页
    5.1 多列车的差异化、动态票价问题建模第96-103页
        5.1.1 多列车的差异化、动态票价问题的动态规划模型构建第97-99页
        5.1.2 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复杂度分析第99-103页
    5.2 最优指标函数估计值计算第103-105页
        5.2.1 最优指标函数的模型表达第103-104页
        5.2.2 最优指标函数值的近似计算第104-105页
    5.3 决策后状态变量设计第105-107页
    5.4 基于决策后状态变量的近似动态规划算法设计第107-109页
    5.5 实证分析第109-114页
        5.5.1 案例介绍及数据准备第109-112页
        5.5.2 计算结果分析第112-114页
    5.6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6-120页
    6.1 研究工作与结论第116-117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17页
    6.3 研究工作展望第117-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6页
附录第126-13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0-13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路席位控制建模与优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智慧协同一体化网络服务适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