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湍流模型的水下图像处理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图像增强的常用方法 | 第13-32页 |
2.1 空域法 | 第13-22页 |
2.1.1 直接灰度映射 | 第13-15页 |
2.1.2 直方图变换 | 第15-18页 |
2.1.3 线性滤波 | 第18-21页 |
2.1.4 非线性滤波 | 第21-22页 |
2.2 频域法 | 第22-26页 |
2.2.1 频域增强原理 | 第22-23页 |
2.2.2 低通滤波 | 第23-24页 |
2.2.3 高通滤波 | 第24-25页 |
2.2.4 同态滤波 | 第25-26页 |
2.3 傅里叶变换 | 第26-27页 |
2.4 图像退化算法 | 第27-31页 |
2.4.1 噪声 | 第28页 |
2.4.2 常见噪声 | 第28-29页 |
2.4.3 退化模型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水下图像的基本理论 | 第32-40页 |
3.1 水下图像概述 | 第32页 |
3.2 水下光学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 第32-38页 |
3.2.1 水下光学成像原理 | 第33-35页 |
3.2.2 水对光的吸收特性 | 第35页 |
3.2.3 水对光的散射特性 | 第35-38页 |
3.3 典型的水下图像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湍流模型及其应用 | 第40-49页 |
4.1 湍流模型 | 第40-41页 |
4.2 湍流模型在水下图像处理应用过程 | 第41-43页 |
4.3 湍流模型应用研究及实验分析 | 第43-48页 |
4.3.1 湍流模型应用研究 | 第43页 |
4.3.2 实验环境 | 第43-44页 |
4.3.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4-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总结 | 第49-50页 |
5.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