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重金属及除草剂对斜生栅藻诱导型群体形成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栅藻的诱导型防御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栅藻诱导型防御的形成第11-12页
        1.2.2 影响栅藻诱导型防御形成的因素第12页
    1.3 污染物与藻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1.3.1 藻类对污染物的吸附移除作用第12-13页
        1.3.2 污染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13-14页
        1.3.3 污染物对藻类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4-15页
        1.3.4 污染物对藻类酶活性的影响第15-16页
        1.3.5 污染物对藻类氨基酸、脂质等的影响第16页
        1.3.6 污染物对藻类表型可塑性的影响第16-17页
    1.4 污染物对浮游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第17-18页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页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5.2.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2.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重金属对斜生栅藻诱导型群体形成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0-48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0-23页
        2.2.1 实验生物和培养体系第20-21页
        2.2.2 实验设计第21-22页
        2.2.3 取样与观察第22页
        2.2.4 光合作用参数测定第22页
        2.2.5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第22-23页
            2.2.5.1 粗酶液的提取第22页
            2.2.5.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第22-23页
            2.2.5.3 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第23页
            2.2.5.4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第23页
        2.2.6 统计分析第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47页
        2.3.1 镉对斜生栅藻诱导型群体形成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3-36页
            2.3.1.1 EDTA去除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第24页
            2.3.1.2 EDTA去除对斜生栅藻群体形成的影响第24-27页
            2.3.1.3 实验Cd浓度测定第27页
            2.3.1.4 不同Cd浓度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第27-28页
            2.3.1.5 不同Cd浓度对斜生栅藻群体形成的影响第28-32页
            2.3.1.6 不同Cd浓度对斜生栅藻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第32-36页
        2.3.2 铜对斜生栅藻诱导型群体形成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36-47页
            2.3.2.1 Cu~(2+)浓度的计算第36页
            2.3.2.2 不同Cu~(2+)浓度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第36-37页
            2.3.2.3 不同Cu~(2+)浓度对斜生栅藻群体形成的影响第37-41页
            2.3.2.4 不同Cu~(2+)浓度对斜生栅藻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第41-43页
            2.3.2.5 不同Cu~(2+)浓度对斜生栅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43-47页
    2.4 结论第47-48页
第三章 除草剂对斜生栅藻诱导型群体形成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48-76页
    3.1 引言第48-49页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9-51页
        3.2.1 实验生物和培养体系第49-50页
        3.2.2 实验设计第50页
        3.2.3 取样与观察第50-51页
        3.2.4 光合作用参数测定第51页
        3.2.5 统计分析第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75页
        3.3.1 草甘膦对斜生栅藻诱导型群体形成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1-59页
            3.3.1.1 不同草甘膦浓度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第51-52页
            3.3.1.2 不同草甘膦浓度对斜生栅藻群体形成的影响第52-55页
            3.3.1.3 不同草甘膦浓度对斜生栅藻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第55-59页
        3.3.2 莠去津对斜生栅藻诱导型群体形成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9-67页
            3.3.2.1 不同莠去津浓度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第59-60页
            3.3.2.2 不同莠去津浓度对斜生栅藻群体形成的影响第60-63页
            3.3.2.3 不同莠去津浓度对斜生栅藻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第63-67页
        3.3.3 2,4-D对斜生栅藻诱导型群体形成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67-75页
            3.3.3.1 不同2,4-D浓度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第67-68页
            3.3.3.2 不同2,4-D浓度对斜生栅藻群体形成的影响第68-71页
            3.3.3.3 不同2,4-D浓度对斜生栅藻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第71-75页
    3.4 结论第75-76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98页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第98-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汉互动与融合--基于岭脚村八组通婚家庭的田野调查
下一篇:关于中国法庭口译中中—英、英—中口译员角色的观点调查及其对法庭口译质量提升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