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苯二酚的概述 | 第8-11页 |
1.1.1 应用 | 第8页 |
1.1.2 生产工艺 | 第8-11页 |
1.2 苯酚羟基化法合成苯二酚 | 第11-14页 |
1.2.1 发展简述 | 第11-12页 |
1.2.2 催化机理 | 第12-14页 |
1.3 酞菁催化合成苯二酚 | 第14-15页 |
1.3.1 酞菁的性质 | 第14页 |
1.3.2 应用 | 第14-15页 |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水溶性铁酞菁的制备 | 第17-35页 |
2.1 仪器和试剂 | 第17-19页 |
2.1.1 仪器 | 第17页 |
2.1.2 试剂 | 第17-19页 |
2.2 羧酸类铁酞菁的合成 | 第19-22页 |
2.2.1 苯甲酸铁酞菁(FePc1)的合成 | 第19页 |
2.2.2 苯乙酸铁酞菁(FePc2)的合成 | 第19-20页 |
2.2.3 苯二甲酸铁酞菁(FePc3)的合成 | 第20-21页 |
2.2.4 羧酸铁酞菁钠盐(FePc11、FePc12、FePc13)的合成 | 第21-22页 |
2.3 胺基类铁酞菁的合成 | 第22-27页 |
2.3.1 苯胺铁酞菁(FePcD2)的合成 | 第22-23页 |
2.3.2 苄胺铁酞菁(FePcE2)的合成 | 第23-24页 |
2.3.3 乙二胺铁酞菁(FePcF2)的合成 | 第24-25页 |
2.3.4 丙醇胺铁酞菁(FePcG2)的合成 | 第25-26页 |
2.3.5 胺类盐酸盐(FePc4、FePc5、FePc6、FePc7)的合成 | 第26-27页 |
2.4 苯磺酸铁酞菁(FePc10)的合成 | 第27-28页 |
2.4.1 4-对苯磺酸苯氧基邻苯二腈的合成 | 第27页 |
2.4.2 FePc10的合成 | 第27-28页 |
2.5 无金属丙醇胺酞菁(Pc9)的合成 | 第28页 |
2.6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28-34页 |
2.6.1 前体的结构表征 | 第29-32页 |
2.6.2 酞菁的结构表征 | 第32-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不同基团修饰的铁酞菁对苯酚羟基化的影响 | 第35-41页 |
3.1 仪器和试剂 | 第35页 |
3.2 催化剂评价方法 | 第35-38页 |
3.2.1 评价方法介绍 | 第35-36页 |
3.2.2 评价实验 | 第36页 |
3.2.3 分析方法 | 第36-38页 |
3.3 羧酸类铁酞菁对苯酚羟基化的影响 | 第38页 |
3.4 胺基类铁酞菁对苯酚羟基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 苯磺酸铁酞菁对苯酚羟基化的影响 | 第39页 |
3.6 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催化合成苯二酚工艺研究 | 第41-48页 |
4.1 仪器和试剂 | 第41页 |
4.2 苯酚羟基化反应机理 | 第41-44页 |
4.2.1 不同基团的影响 | 第41页 |
4.2.2 铁离子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3 催化机理 | 第42-44页 |
4.3 反应工艺条件对苯酚羟基化的影响 | 第44-46页 |
4.3.1 酸碱度 | 第44页 |
4.3.2 温度 | 第44-45页 |
4.3.3 苯酚与酞菁的质量比 | 第45页 |
4.3.4 苯酚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 | 第45-46页 |
4.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5.1 总结 | 第48页 |
5.2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