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木本论文

药用植物猴耳环离体快繁体系建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2-27页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27页
        1.1 猴耳环研究进展第12-19页
            1.1.1 本草考证第12页
            1.1.2 生药学研究第12-13页
            1.1.3 化学成分研究第13-14页
            1.1.4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第14-15页
            1.1.5 质量标准研究第15-16页
            1.1.6 猴耳环种质资源研究第16-19页
        1.2 含羞草亚科木本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9-25页
            1.2.1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第19页
            1.2.2 无菌材料的获得第19-21页
            1.2.3 丛芽初代诱导与继代增殖第21-23页
            1.2.4 愈伤组织与不定芽诱导第23-24页
            1.2.5 生根诱导和移栽第24-25页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7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7-66页
    第二章 无菌材料的获得第27-38页
        2.1 实验材料第27页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7-28页
            2.2.1 实验试剂第27-28页
            2.2.2 实验仪器第28页
        2.3 实验方法第28-29页
            2.3.1 嫩茎枝预处理方法第28页
            2.3.2 取材部位对灭菌的影响第28页
            2.3.3 酒精和升汞处理时间对灭菌的影响第28页
            2.3.4 抗褐化处理方式对灭菌的影响第28-29页
            2.3.5 外植体苗龄对灭菌的影响第29页
            2.3.6 种子预处理方式对萌发和灭菌的影响第29页
            2.3.7 种子灭菌方式的优化第29页
            2.3.8 培养基对种苗生长的影响第29页
            2.3.9 培养方式第29页
            2.3.10 数据处理第29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9-35页
            2.4.1 取材部位对灭菌的影响第29-30页
            2.4.2 酒精和升汞处理时间对灭菌的影响第30-31页
            2.4.3 抗褐化处理方式对灭菌的影响第31-32页
            2.4.4 外植体苗龄对灭菌的影响第32-33页
            2.4.5 种子预处理方式对萌发和灭菌的影响第33页
            2.4.6 种子灭菌方式的优化结果第33-35页
            2.4.7 培养基对种苗生长的影响第35页
        2.5 讨论第35-38页
    第三章 丛芽诱导与继代增殖研究第38-48页
        3.1 实验材料第38页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8页
            3.2.1 实验试剂第38页
            3.2.2 实验仪器第38页
        3.3 实验方法第38-39页
            3.3.1 植物细胞分裂素TDZ和ZT对丛芽诱导的影响第38页
            3.3.2 6-BA和NAA配合使用对丛芽诱导影响第38页
            3.3.3 IBA对丛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第38-39页
            3.3.4 6-BA,NAA和IBA配合使用对丛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第39页
            3.3.5 糖类和浓度对丛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第39页
            3.3.6 不同添加物对丛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第39页
            3.3.7 光照时间对丛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第39页
            3.3.8 多次继代增殖的影响第39页
            3.3.9 培养方式第39页
            3.3.10 数据处理第39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9-46页
            3.4.1 ZT和TDZ对从芽诱导的影响第39-40页
            3.4.2 6-BA和NAA配合使用对丛芽诱导的影响第40-41页
            3.4.3 IBA对丛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第41-42页
            3.4.4 6-BA,NAA和IBA配合使用对丛芽继代增殖影响第42-43页
            3.4.5 糖类和浓度对丛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第43-44页
            3.4.6 不同添加物对丛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第44-45页
            3.4.7 光照时间对丛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第45-46页
            3.4.8 多次继代增殖的影响第46页
        3.5 讨论第46-48页
    第四章 壮苗生根及炼苗移栽研究第48-63页
        4.1 实验材料第48页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8页
            4.2.1 实验试剂第48页
            4.2.2 实验仪器第48页
        4.3 实验方法第48-50页
            4.3.1 壮苗生根基本培养基的筛选第48页
            4.3.2 不同植物生长素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48-49页
            4.3.3 蔗糖浓度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49页
            4.3.4 活性炭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49页
            4.3.5 浸蘸生根法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49页
            4.3.6 两步生根法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49页
            4.3.7 根太阳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49页
            4.3.8 根太阳与NAA配合使用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49页
            4.3.9 不同开盖天数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第49页
            4.3.10 移栽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第49页
            4.3.11 培养方式第49-50页
            4.3.12 数据处理第50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50-60页
            4.4.1 壮苗生根基本培养基筛选第50-51页
            4.4.2 不同植物生长素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51-53页
            4.4.3 蔗糖浓度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53-54页
            4.4.4 活性炭浓度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54-55页
            4.4.5 浸蘸生根法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55-56页
            4.4.6 两步生根法对壮苗生根影响第56-58页
            4.4.7 根太阳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58页
            4.4.8 根太阳与NAA配合使用对壮苗生根的影响第58-59页
            4.4.9 不同开盖天数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第59-60页
            4.4.10 移栽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第60页
        4.5 讨论第60-6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6页
        5.1 结论第63-64页
            5.1.1 无菌材料的获得第63页
            5.1.2 丛芽诱导与继代增殖研究第63页
            5.1.3 壮苗生根和炼苗移栽研究第63-64页
        5.2 展望第64页
        5.3 创新性第64-65页
        5.4 本研究有待解决问题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附录第72-78页
    附录1:英文缩略词第72-73页
    附录2:图版第73-78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统计学审核证明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省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研究
下一篇:湖北民间舞蹈肉连响、撒叶儿嗬和摆手舞的传承与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