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导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1.1 乡村旅游 | 第13页 |
2.1.2 现代农业 | 第13-1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4页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4-15页 |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15-16页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第16-17页 |
3 贵州省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7-21页 |
3.1 贵州省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3.1.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迫切需要 | 第17页 |
3.1.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 | 第17-18页 |
3.1.3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迫切需要 | 第18-19页 |
3.2 贵州省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1页 |
3.2.1 融合发展资源优势日益凸显 | 第19页 |
3.2.2 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日趋成熟 | 第19页 |
3.2.3 融合发展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 第19-21页 |
4 贵州省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模式 | 第21-26页 |
4.1 茶旅一体发展的湄潭模式 | 第21-22页 |
4.2 健康养生一体发展的铜仁模式 | 第22-23页 |
4.3 生态民俗一体发展的雷山模式 | 第23-24页 |
4.4 休闲避暑一体发展的桐梓模式 | 第24页 |
4.5 山地特色一体的黔西南模式 | 第24-26页 |
5 贵州省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 第26-28页 |
5.1 推进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规划编制 | 第26页 |
5.2 推进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创建 | 第26页 |
5.3 推进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营销工程 | 第26-28页 |
6 贵州省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28-30页 |
6.1 推进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组织构建 | 第28页 |
6.2 加强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资金保障 | 第28页 |
6.3 完善乡村旅游与现代融合发展人力资源培养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