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区域公共治理视角下湘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3 现有文献研究的综述第16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区域公共治理视角下建立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第18-26页
    2.1 流域生态补偿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2.1.1 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第18-19页
        2.1.2 流域生态补偿的总体原则第19页
    2.2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第19-20页
    2.3 完善湘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第20-21页
    2.4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支撑第21-26页
        2.4.1 生态资本理论第21-22页
        2.4.2 区域公共治理理论第22-25页
        2.4.3 外部性理论第25-26页
第3章 区域公共治理视角下构建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的障碍分析第26-32页
    3.1 湘江流域水污染基本情况第26页
    3.2 湘江流域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第26-27页
    3.3 湘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第27-28页
    3.4 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障碍分析第28-32页
        3.4.1 补偿责任难以界定第28-29页
        3.4.2 补偿标准难以测算第29页
        3.4.3 补偿模式单一第29-30页
        3.4.4 制度环境的局限第30-32页
第4章 国内外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启示第32-40页
    4.1 国外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第32-34页
        4.1.1 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第32-33页
        4.1.2 市场手段的生态补偿第33-34页
    4.2 国内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第34-38页
        4.2.1 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第35-37页
        4.2.2 市场手段的生态补偿第37页
        4.2.3 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借鉴第37-38页
    4.3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经验启示第38-40页
第5章 区域公共治理视角下全方位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第40-53页
    5.1 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第40页
    5.2 湘江流域生态补偿责任和义务的界定第40-42页
        5.2.1 补偿主体第41页
        5.2.2 补偿客体第41页
        5.2.3 构建流域环境权交易市场第41-42页
    5.3 完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可行性分析第42-44页
        5.3.1 科学性第43页
        5.3.2 合理性第43-44页
        5.3.3 可操作性第44页
    5.4 正确选择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第44-46页
    5.5 多渠道拓宽流域生态补偿资金来源第46-48页
        5.5.1 财政转移支付第46-47页
        5.5.2 征收生态补偿税第47页
        5.5.3 排污权转让费第47-48页
        5.5.4 实行信贷优惠第48页
        5.5.5 引进国外资金和项目第48页
    5.6 创造良好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制度环境第48-53页
        5.6.1 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第48-49页
        5.6.2 规范流域生态补偿的管理制度第49-50页
        5.6.3 健全流域生态补偿的产权制度第50页
        5.6.4 完善流域生态补偿财政收支制度第50-51页
        5.6.5 公众参与,实现湘江生态补偿与民众生产相结合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大投资决策专项审计信息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Q公司供应商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