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1.2.1 国外有机农产品全产业链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2 国内有机农产品全产业链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2.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页 |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6-20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3.3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有机农产品全产业链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2.1 有机农产品全产业链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 2.1.1 有机农产品界定标准 | 第20页 |
| 2.1.2 有机农产品全产业链主要构成 | 第20页 |
| 2.1.3 全产业链运作模式的主要优势 | 第20-21页 |
| 2.1.4 全产业链在有机农产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 第21页 |
| 2.2 有机农产品全产业链研究的主要理论 | 第21-24页 |
| 2.2.1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 | 第21-22页 |
| 2.2.2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沁县有机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4-36页 |
| 3.1 沁县概况 | 第24-25页 |
| 3.2 沁县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概况 | 第25-30页 |
| 3.2.1 沁县有机农业生产概况 | 第25页 |
| 3.2.2 沁县有机农产品生产概况 | 第25-30页 |
| 3.3 沁县发展有机农产品的优劣势分析 | 第30-33页 |
| 3.3.1 沁县发展有机农产品优势分析 | 第30-32页 |
| 3.3.2 沁县发展有机农业劣势分析 | 第32-33页 |
| 3.4 沁县发展有机农产品的机遇分析 | 第33-34页 |
| 3.4.1 国家政策积极支持 | 第33页 |
| 3.4.2 拥有较大市场潜力 | 第33-34页 |
| 3.4.3 市场日趋壮大 | 第34页 |
| 3.5 沁县发展有机农产品的危机分析 | 第34-36页 |
| 3.5.1 价格较高不容易被接受 | 第34页 |
| 3.5.2 市场不稳定缺乏政策保障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沁县有机农产品全产业链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52页 |
| 4.1 生产和流通主要环节标准和监督不到位 | 第36-42页 |
| 4.1.1 种植要求标准不一 | 第36-38页 |
| 4.1.2 加工环节落后 | 第38-39页 |
| 4.1.3 运输环节服务较差 | 第39-40页 |
| 4.1.4 销售环节渠道不宽 | 第40-42页 |
| 4.2 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不健全 | 第42-44页 |
| 4.2.1 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 第42-43页 |
| 4.2.2 检测力量薄弱 | 第43页 |
| 4.2.3 监督部门不明确 | 第43-44页 |
| 4.3 有机农产品的产地保护和品牌建设意识不强 | 第44-46页 |
| 4.3.1 有机农产品的产地保护不力 | 第44页 |
| 4.3.2 有机农产品缺少知名品牌 | 第44-46页 |
| 4.4 有机农产品全产业链消费群建设滞后 | 第46-48页 |
| 4.5 有机农产品的产业链延伸受阻 | 第48-49页 |
| 4.6 有机农产品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 第49-52页 |
| 第五章 加快沁县有机农产品全产业链构建的建议 | 第52-62页 |
| 5.1 严把有机农产品全产业链中生产和流通环节质量关 | 第52-56页 |
| 5.1.1 严格种植生产检测 | 第52页 |
| 5.1.2 优化深化加工环节 | 第52-54页 |
| 5.1.3 健全运输服务体系 | 第54-55页 |
| 5.1.4 拓宽销售网络规模 | 第55-56页 |
| 5.2 建立完善可追溯体系 | 第56-57页 |
| 5.3 有机农产品产地保护和品牌建设 | 第57-59页 |
| 5.3.1 增强产地保护意识 | 第57-58页 |
| 5.3.2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 第58-59页 |
| 5.4 扩大有机产品消费群体 | 第59页 |
| 5.5 拓宽延伸循环产业链条 | 第59-60页 |
| 5.6 大力发展实用农业人才队伍 | 第60-6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2页 |
| 6.2 论文研究中的不足 | 第62页 |
| 6.3 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