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3-27页 |
1.1 蜱虫的概述及分类 | 第13-14页 |
1.1.1 蜱虫的概述 | 第13页 |
1.1.2 蜱的分类 | 第13-14页 |
1.2 蜱类的分布特点 | 第14-15页 |
1.2.1 中国蜱类的分布特点 | 第14-15页 |
1.2.2 内蒙古地区蜱类的分布特点 | 第15页 |
1.3 蜱的种型鉴定方法 | 第15-17页 |
1.3.1 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 | 第15-16页 |
1.3.2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第16-17页 |
1.4 蜱虫的危害 | 第17-18页 |
1.4.1 蜱虫的直接危害 | 第18页 |
1.4.2 蜱虫的间接危害 | 第18页 |
1.5 硬蜱传播的疾病 | 第18-21页 |
1.5.1 原虫病 | 第18-19页 |
1.5.2 螺旋体病 | 第19页 |
1.5.3 细菌性疾病 | 第19-20页 |
1.5.4 立克次体病 | 第20页 |
1.5.5 病毒性疾病 | 第20-21页 |
1.6 内蒙古蜱传播疾病及分布情况 | 第21-22页 |
1.7 蜱的耐药性及预防 | 第22页 |
1.8 关于动物布鲁斯菌病的概述 | 第22-26页 |
1.8.1 布鲁斯菌的简述 | 第22-23页 |
1.8.2 布鲁斯菌病的流行情况 | 第23-24页 |
1.8.3 布鲁斯菌病疫苗应用现状 | 第24-26页 |
1.9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2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草原革蜱的鉴定及其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27-39页 |
2.1 材料 | 第28-30页 |
2.1.1 蜱虫的采集 | 第28-2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2.2 方法 | 第30-33页 |
2.2.1 蜱虫形态学的观察 | 第30页 |
2.2.2 蜱虫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0页 |
2.2.3 蜱虫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ITS2基因引物的设计 | 第30-31页 |
2.2.4 蜱虫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ITS2基因的克隆 | 第31页 |
2.2.5 蜱虫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ITS2基因的纯化 | 第31-32页 |
2.2.6 目的基因与T载体的连接 | 第32页 |
2.2.7 转化DH5 α感受态细胞 | 第32页 |
2.2.8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32-33页 |
2.2.9 16S rRNA基因和ITS2基因系统进化树的绘制 | 第33页 |
2.2.10 16S rRNA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 第33页 |
2.3 试验结果 | 第33-38页 |
2.3.1 形态学鉴定结果 | 第33-34页 |
2.3.2 16S rRNA基因和ITS2基因的扩增结果 | 第34-35页 |
2.3.3 草原革蜱的16S rRNA及ITS2基因序列遗传进化树结果 | 第35-36页 |
2.3.4 草原革蜱16S rRNA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36-38页 |
2.4 讨论 | 第38-39页 |
2.5 小结 | 第39页 |
3 草原革蜱传播人和动物布鲁斯菌病的潜在风险分析 | 第39-52页 |
3.1 材料 | 第40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0-43页 |
3.2.1 蜱虫的人工孵化 | 第40页 |
3.2.2 各期草原革蜱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0页 |
3.2.3 PCR反应引物的设计 | 第40页 |
3.2.4 布鲁斯菌常规PCR扩增 | 第40-41页 |
3.2.5 布鲁斯菌的测序 | 第41页 |
3.2.6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 第41-43页 |
3.3 试验结果 | 第43-49页 |
3.3.1 人工孵化草原革蜱 | 第43页 |
3.3.2 各期草原革蜱体内布鲁斯菌的检测结果 | 第43-44页 |
3.3.3 2015年布鲁斯菌病病原统计结果 | 第44-45页 |
3.3.4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 | 第45页 |
3.3.5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45-46页 |
3.3.6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灵敏性试验结果 | 第46-47页 |
3.3.7 不同敏感性的PCR方法检测蜱虫体内布鲁斯菌的检测结果 | 第47-49页 |
3.4 讨论 | 第49-51页 |
3.5 小结 | 第51-52页 |
4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